姚孙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句分析即可。本题的题干要求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实际上是一道诗歌鉴赏题。解答这类诗歌鉴赏题时,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等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手法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
闻方坦庵至宁古塔近况(其一) 使者听声及远天,细询居处仍如旧。 须犹如戟惟添雪,诗可忘愁似涌泉。 注释:使者通过声音和远处传来的声音来询问方坦庵的居所,发现他的住所并没有改变。他的胡须像戟一样挺拔,只是增添了雪花;他的诗歌可以忘记忧愁,就像泉水一样涌出。 译文:使者通过声音和远处传来的声音来询问方坦庵的居所,发现他的住所并没有改变。他的胡须像戟一样挺拔,只是增添了雪花;他的诗歌可以忘记忧愁
使者因声及远天,细询居处更依然。 须犹如戟惟添雪,诗可忘愁似涌泉。 渐有江涛传鸭绿,几曾山色类龙眠。 由来名士多荒谴,见说潮阳路八千
夙尚寄林泉,学仕空颠倒。 颓龄倦知还,藏身以为宝。 丛薄雉不惊,潜鳞欣在藻。 翛然山中人,蓬蔽怡襟抱。
姚孙棐,字纯甫,号戊生,明代诗人,生于1598年,卒于1663年。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间有影响力的人物。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个人背景与文学成就 - 生平简介:姚孙棐出生于南直隶桐城(今属安徽),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文人。他七岁即展现出写作才能,天启七年(1627年)中乡试副榜,但并未选择州判官职。直到崇祯六年(1633年)才一举成名
姚孙棐,字纯甫,号戊生,明代诗人,生于1598年,卒于1663年。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间有影响力的人物。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个人背景与文学成就 - 生平简介:姚孙棐出生于南直隶桐城(今属安徽),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文人。他七岁即展现出写作才能,天启七年(1627年)中乡试副榜,但并未选择州判官职。直到崇祯六年(1633年)才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