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尚寄林泉,学仕空颠倒。
颓龄倦知还,藏身以为宝。
丛薄雉不惊,潜鳞欣在藻。
翛然山中人,蓬蔽怡襟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句分析即可。本题的题干要求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实际上是一道诗歌鉴赏题。解答这类诗歌鉴赏题时,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等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手法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
夏兴全诗以“林泉”为主题,借咏山林之乐来抒写自己隐居林泉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夙尚寄林泉,学仕空颠倒”两句,直承首联,点明自己的志趣之所在,即隐居林泉,而不愿做官。颔联“颓龄倦知还,藏身以为宝”,写自己年已老迈,对名利已经厌倦,所以隐居山林,以避世乱。颈联“丛薄雉不惊,潜鳞欣在藻”两句,写自己隐居林泉生活得十分惬意,因为这里没有战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尾联“翛然山中人,蓬蔽怡襟抱”,写自己作为隐者,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
①夙尚寄林泉:早年就喜爱隐遁山林②学仕空颠倒:因厌恶官场,而隐居山野③颓龄倦知还:年老已厌倦仕途功名④藏身以为宝:隐居山林是至宝⑤丛薄:丛聚的林木⑥雉不惊:野鸡不受惊扰⑦潜鳞欣在藻:水底鱼儿喜欢生活在藻花丛里⑧翛然:闲适的样子⑨蓬蔽:像蓬草一样的遮蔽物⑩怡襟抱:愉快的心情。(每点2分)
译文:
早些年我就喜欢隐遁山林,但厌恶官场,而隐居山野。
年老了厌倦功名利禄,隐居山林是我最大的财富。
丛聚的林木中野鸡不受惊扰,水中鱼也喜欢生活在藻花丛里。
闲适的心境,就像蓬草一样遮蔽着心胸。
赏析:
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五年(878)秋,当时作者任左拾遗。这首诗是作者隐居林泉的生活写照。首二句直接点出隐居之意;三、四句则从反面写出了作者厌弃官场的原因;五、六两句写隐居后的生活乐趣;七、八句写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外界隔绝;末两句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