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镠
【赏析】 《感兴诗》是南朝梁元帝萧绎(梁武帝)的代表作。萧绎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较高。《感兴诗》共十二首,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这首诗以芙蓉比喻美人,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思和愤懑之情。 “独立古大堤”,诗人在高大的堤坝上独自伫立,他的目光越过水清人境,远眺天边;“猗兰被芳皋,游龙纷栉比”,荷花盛开,香气四溢,游龙纷纷结伴而行,犹如栉齿排列。诗人用“芳皋”指代荷花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感兴五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寥廓俯大陆,萧条悲北风。 - “寥廓”是指空旷、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天空广阔。 - “俯大陆”表示俯视大地。这里形容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与自己的渺小。 - “萧条”是指荒凉、萧条。这里用来形容北风的冷冽和凄凉。 - “悲北风”表达了诗人对北风的感慨,可能是对季节变迁或自然现象的感慨。 2.
汤君谟见示萧尺木所画春江送客图小艇知何适,将无蹈海行。 草桥新月上,山店晓灯明。 怅望同舟色,踟蹰执手情。 片帆春水足,诗思落江城。 注释: 1. 小艇知何适,将无蹈海行:小船不知道要去哪里,会不会像李白那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呢? 2. 草桥新月上,山店晓灯明:草桥上的新月高挂,山店里的灯笼照亮了道路,景色美丽而宁静。 3. 怅望同舟色,踟蹰执手情
燕地杂感 天雄直北古澶州,千里浮云入望愁。 一自寇莱公去后,暮云风叶响梧楸。 注释:在天雄郡,往北就是古老的澶州。千里之外是一片浮动的云彩,令人感到一种惆怅。自从寇准离开澶州以后,傍晚时分,风吹云动,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一切都显得格外凄凉。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首句“天雄直北古澶州”,点明地点,为下文写景作引。“千里浮云入望愁”,写出了站在高楼上远眺时那种望中生愁的感觉
【译文】 诵读经书千页,坐于云中的小塔;月影在水中映出镜面般的光华。分别之后,睡蛇应该已从洞中出来;愿你能牵住我的清梦,过淮河。 【赏析】 这首诗写与友人别后思念之情。首句写诵经千页,在云中小塔上坐了很长时间,可见其对诵经的用心。二句写月影映水成光之景,以“水”“月”两个关键词来描绘月光,用“一函”和“一函”相呼应。三、四两句写别后相思之情,睡蛇指梦中的蛇,暗示朋友的情意深重
小艇知何适,将无蹈海行。 草桥新月上,山店晓灯明。 怅望同舟色,踟蹰执手情。 片帆春水足,诗思落江城。
诵经千纸坐云龛,水镜光中月一函。 别后睡蛇应已出,好牵清梦过淮南。
天雄直北古澶州,千里浮云入望愁。 一自寇莱公去后,暮云风叶响梧楸。
宫伟镠并非明代诗人,而可能是后世文人的误写或混淆。宫伟镠字紫阳,一字子元,号桃都漫士,是明末清初江南泰州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和追求。 宫伟镠生于南直隶泰州,即今天的江苏省泰州市。他与许多其他明代诗人一样,生活在明朝的晚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政治腐败严重。宫伟镠作为同进士出身的政治人物
宫伟镠并非明代诗人,而可能是后世文人的误写或混淆。宫伟镠字紫阳,一字子元,号桃都漫士,是明末清初江南泰州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和追求。 宫伟镠生于南直隶泰州,即今天的江苏省泰州市。他与许多其他明代诗人一样,生活在明朝的晚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政治腐败严重。宫伟镠作为同进士出身的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