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必达
明浙江秀水人,字德夫。 万历二十年进士。 授溧水知县。 筑石臼湖堤,奏除齐泰姻戚子孙军籍。 天启初累官至右佥都御史督操江军,击破进向徐州之白莲教军。 迁兵部侍郎,以拾遗罢官卒。 有《南京都察院志》、《光禄寺志》等。 生卒年:?-
明代徐必达《宴集巾山》释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理解诗意是解答诗歌题目的基础,答题时应先借助诗文的注解、参考答案和诗句中重点词语及修辞手法来分析判断,再进行具体的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绝。诗人以“脱巾”为由,借酒消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苦闷心情。 前两句写宴集时的情景。“帻山山寺倚江隈”,点出地点。“巾山”,即巾子山,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西南。“山寺倚江隈”,说明山寺靠近江边。这一句写山寺临近江边
明代徐必达《南陵道中》释义
【注释】 南陵:今安徽繁昌东南,是古代南北交通的要道。 青山路:青山环绕的小径。 瑟瑟松风:形容秋风瑟瑟吹动松枝的声音。 飞鸟自来人自去: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人则随着自己的意愿离去。 马蹄蹴碎万重云:骏马奔腾而过,蹄下掀起了层层云雾。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南陵路上所见所感。首句“登登不尽青山路”,以“登登”二字状山中小路之曲折回环,又以“尽”字见其遥远漫长。“青山”点题。次句“瑟瑟松风到处闻”
宴集巾山
帻山山寺倚江隈,脱帻仙人去不回。 华顶峰连双塔迥,海门潮涌片帆来。 疏松碍月娟娟净,细竹含风个个开。 握手共成云外契,一回清话一倾杯
德夫,原名徐必达,明代诗人
明浙江秀水人,字德夫。 万历二十年进士。 授溧水知县。 筑石臼湖堤,奏除齐泰姻戚子孙军籍。 天启初累官至右佥都御史督操江军,击破进向徐州之白莲教军。 迁兵部侍郎,以拾遗罢官卒。 有《南京都察院志》、《光禄寺志》等。 生卒年:?-
徐必达
明浙江秀水人,字德夫。 万历二十年进士。 授溧水知县。 筑石臼湖堤,奏除齐泰姻戚子孙军籍。 天启初累官至右佥都御史督操江军,击破进向徐州之白莲教军。 迁兵部侍郎,以拾遗罢官卒。 有《南京都察院志》、《光禄寺志》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