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秋
惠山怀古四首 其二 竹炉疏复吾家事,倡和诗文在简编。 独惜松风徒有阁,更怜讲学已无椽。 华山自古无常主,火殿重新岂世缘。 感慨去来皆幻影,惭予多负后人传。 注释: 竹炉:指用来烧水的竹制的茶器。疏复:稀疏、不密集。吾家事:我家的事情。倡和诗文:即唱和诗文,指文人相互酬唱的诗文作品。简编:用竹简或丝织物编织的书写材料。松风:指松树摇曳的声音。徒有:只有、只有……而已。更怜:更加怜悯。华山
这首诗是苏轼在惠山所作的四首怀古诗中的第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乾坤一梦有时尽,身世蜉蝣能几何?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乾坤一梦有时尽",意味着天地间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幻,有始有终,终有一天会结束。"身世蜉蝣能几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短暂的一生的感慨,就像蜉蝣一样,生命短暂得让人无法想象。 毋论尚书空点易,谁怜丞相旧书坡?
【诗句释义】 青山何日不堪游,古树藤萝夏更幽。 十老吟空千古胜,二泉声彻万缘收。 名园在在开金谷,胜迹寥寥成土丘。 独有骚人题咏处,令人惆怅不胜愁。 【译文】 青山何时不能畅游?古树藤萝夏日更加幽静。 十棵古树的歌声空灵千古传唱,二泉的泉水声响穿越万般纷扰。 遍地都是盛名的园林,但只有金谷的遗迹还保留着。 唯独那些骚人的题咏之处,让人不禁惆怅万分。 【赏析】
诗句释义: 1. 避暑寻幽到上方,秋声阁上雨初凉。- 诗人来到一个避暑胜地,寻找幽静之处,在秋声阁上听着雨声,感受到一丝凉意。 2. 长松昼锁白云翠,双塔时涵碧汉光。- 长松在白天被云雾笼罩,呈现出一种翠绿色;双塔在夜晚映照出碧色的光辉。 3. 小洞泉分声咽咽,重街草蔓路茫茫。- 小溪的泉水流淌着,发出声音;街道上的草丛覆盖着道路,显得一片迷茫。 4. 逢僧莫话兴亡事,白眼青山自主张。-
惠山怀古 历经山旧院已绝尘,避暑寻幽偶一来。 曲水已非留客地,疏泉犹绕读书台。 石床剥落难寻桧,冰洞清凉半是苔。 满眼不胜今昔感,品茶且自酌琼杯。 注释: 1. 历山旧院绝尘埃:指历山(今江苏省无锡市)的旧有庭院已经远离了尘土和喧嚣。 2. 避暑寻幽偶一来:为了避暑和寻找幽静的地方偶尔来到这里。 3. 曲水已非留客地:曾经用来招待客人的曲水流觞的地方已经不再使用。 4. 疏泉犹绕读书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此题要求考生“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雨花台”,注意“袖拂青霞一上台”中“拂”是“袖子轻轻拂过”的意思;“金陵王气自东来”一句中“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天边细雨空花落”一句中“落”是指落下的意思
避暑寻幽到上方,秋声阁上雨初凉。 长松昼锁白云翠,双塔时涵碧汉光。 小洞泉分声咽咽,重街草蔓路茫茫。 逢僧莫话兴亡事,白眼青山自主张
竹炉疏复吾家事,倡和诗文在简编。 独惜松风徒有阁,更怜讲学已无椽。 华山自古无常主,火殿重新岂世缘。 感慨去来皆幻影,惭予多负后人传
青山何日不堪游,古树藤萝夏更幽。 十老吟空千古胜,二泉声彻万缘收。 名园在在开金谷,胜迹寥寥成土丘。 独有骚人题咏处,令人惆怅不胜愁
乾坤一梦有时尽,身世蜉蝣能几何。 毋论尚书空点易,谁怜丞相旧书坡。 俄惊白发朝来见,顿觉雄心岁渐磨。 何日得抛无尽藏,听松庵址结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