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稷
《客有问予蜀道者诗以答之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徐祯稷的作品,下面将按照您的要求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 奇游莫问蜀江山: - 释义:不要问我去蜀地的路途有多艰难。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无畏和自信,即使困难重重,他也愿意去面对和克服。 - 万里真堪损客颜: - 释义:长途跋涉万里,真的足以让旅人憔悴。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对旅人的考验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雪浪堆三泖,风帆挂淀湖。" - 解释: 描述了一幅冬日的湖泊景象。雪花覆盖着水面,波浪如雪般洁白,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译文: 雪白的浪花堆积在三泖和淀湖之间,风帆在清澈的湖水上飘扬。 - 注释: 三泖(mǎo):指浙江境内的三个小湖泊。淀湖:指太湖中的一个大湖。 - 赏析: 此句展现了冬日里湖泊的自然美景,通过对比“雪”与“风帆”,形象地描绘出湖面的宁静与动态。
《客有问蜀道者诗以答之二首·其二》是明朝徐祯稷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严嶂层林昼亦冥:形容山势高峻,树木丛生,即使在白天也显得阴暗。 2. 千崖悬磴度寒星:形容山路险峻,悬崖峭壁,仿佛是在穿越寒冷的星光。 3. 云颠叱驭王阳坂:形容云雾缭绕,仿佛是在驾驭云霄之上的王阳坂。 4. 天角题诗白帝亭:形容在白帝城的高楼上题写诗篇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闲居: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以便于专心致志地创作和思考。 - 注释:描述诗人选择隐居的生活,远离尘嚣。 2. 青鬓赋归来:诗人形容自己已年老,但精神未老,愿意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宁静。 - 注释:使用“青鬓”形容自己的年纪,暗示虽老却仍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与活力。 3. 湖山气色开: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的壮丽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
注释: 野岸上夜晚散步,微风吹来凉爽的晚秋。花香隔着松树林传来,我无心闲看美景。但世上哪有不让人烦心的事情?难道就没有值得欣赏的清景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面。 首句“野岸吹夕凉”,描写了傍晚时分,微风拂过岸边的情景。这里的“野岸”指的是远离城市喧嚣的郊外小径,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而“吹夕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凉爽的感觉
诗句释义: 咫尺风尘亦胜游,万家城郭暮烟浮。潮声夜撼黄龙浦,海色天高丹凤楼。孤树乍明含落日,长云忽断见清秋。苍茫势尽凭阑外,仿佛青霞是十洲。 译文: 在丹凤楼上,上海的北城显得如此近,让人感觉就像在游玩一样。远处万家灯火,暮霭中的城市轮廓宛如飘动的烟雾。夜晚海浪的声音震撼着黄龙浦,天空和大海的颜色高远明亮。孤独的树木映衬着落日,长而稀薄的云彩突然断开,露出了秋天的清晰景象。远处的景色渐渐消失
浦口望金陵 千金紫陌驻游骖,绣阁银灯酒半酣。 十四年来魂梦断,今朝江北望江南。 注释: 1. 浦口望金陵:在浦口远眺金陵(今南京)。 2. 千金紫陌:形容道路宽广而华丽。 3. 游骖:游历的车辆。 4. 绣阁银灯:装饰豪华的宫殿里,明亮的灯如银色的花朵。 5. 酒半酣:喝酒喝到一半。 6. 十四年来:指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至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共14年。 7. 魂梦断
雪浪堆三泖,风帆挂淀湖。 断云收雨净,高树入秋孤。 暮色诸峰碧,寒声入雁呼。 沧浪歌罢去,渔父定吾徒。
奇游莫问蜀江山,万里真堪损客颜。 白日风霆三峡水,青霄楼阁百牢关。 猿声栈道扪参处,龙气京华望斗间。 峨月巫云看不尽,自疑灵汉泛槎还
严嶂层林昼亦冥,千崖悬磴度寒星。 云颠叱驭王阳坂,天角题诗白帝亭。 高瀑怒翻空外练,怪峰羞作世间青。 竹枝唱彻西陵暮,何限愁猿月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