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烓
《松下咏古》的原文如下: 古松夹通径,一水清而纡。 有客坐松下,含笑读汉书。 乃知绛与灌,不若商山癯。 百战徒尔劳,一语雅且都。 汉祚垂四百,元启子房谟。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象。古松夹道,小溪蜿蜒流淌,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诗人引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在树下微笑着阅读《汉书》,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历史的尊重。这一细节描绘了人物的形象
《东江夜泛用谢康乐诗句十韵 其四》是明朝诗人陈烓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夜东江之上的景象和作者与友人的欢聚情景。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提供译文、加入必要的关键词注释以及对这首诗作进行赏析: 1. 诗句解读: - “秋水清,清且焕”:形容秋水清澈透明,光彩照人。 - “月色当空似平旦”:形容月光皎洁如白日初升。 - “扁舟着我两三人”:描述一艘小舟上载有作者和几位友人。 - “唱和风前醉巾岸”
空江独钓图为璋侄题 一气团虚亘寥廓,天光云影镜中落。 纷纭物态从变更,眼底何如阿翁乐。 名利不牵身独闲,万顷沧波百尺竿。 溪月江风随意取,星星短发颜如丹。 潮来潮去凭此竹,不钓齐璜钓荆玉。 游鳞掣破浪花圆,欸乃一声山水绿。 君不见渭滨人,熊罴不入姬文梦, 百岁风光老钓纶。 又不见严滩老,汉家名节在一丝, 云台事业迹如扫。 谁写斯图托意深,小阮重之轻南金。 持来索我题佳句,薰风洒洒清烦襟。
【注释】:虎溪三笑图 所趋固异时,襟怀颇同调。脱略辞垢氛,庐峰择高妙。社散机已忘,谈空且流眺。轻风吹浮云,误越虎溪徼。顾兹空翠间,抚掌同一笑。讵识千载馀,画图有遗照。 译文及赏析: 我本无意于仕途,但胸怀抱负志向相同。超然物外,脱离了世俗的羁绊。山野社集散尽,心绪飘然如风之轻。谈玄论道,任凭思绪飞扬,眺望着远方。轻风吹拂着飘浮的云朵,却误入了虎溪。在这片青翠的山林之间,我们相视而笑,畅谈人生
【注释】 夕景澹馀晖:傍晚的景色淡雅。馀晖:指夕阳的余光。 一棹弄溪曲:一叶小舟在溪水中荡漾。 舍此更何欲:除了饮酒赋诗,别无他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友情的诗。诗人在腊月十四夜乘船去探望朋友,并请吴江的朋友作诗以和。 首联“夕景澹馀晖,一棹弄溪曲”,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活动,即暮色中划着小船在溪边游览。“夕景”与“馀晖”相照应,点明是在傍晚时分。“一棹弄溪曲”中的“弄”字用得极妙
【注释】 恣遨游,适情性,明月清风随所咏:随心所欲地遨游,任意抒发自己的性情。 安能呼起谢元晖,相从得句澄江净:怎么能召唤出谢朓的诗句来,一起吟诵着澄澈的江水。 双杵鸣,孤鸿没,仰视方山青一发:听到双锤击打的声音,看到一只孤独的大雁消失在空中,抬头望去只见方山青翠一片。 良夜迢迢何以娱,扣舷更酌歌明月:在这漫长的夜晚里,我该用什么方式来娱乐自己呢?于是我敲击船舷
腊月十四夜翠庭主会泛江,以欲问吴江别来意为韵。其一 鸱夷本高智,所志在五湖。 遗迹已千载,出处真吾徒。 俯视沧波渺,仰看明月孤。 散发弄扁舟,何论越与吴。 注释: 1. 鸱夷本高智:鸱夷即鸱夷子皮,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范蠡。范蠡曾随文种入楚为臣,后因不满于朝政而弃官隐居,变姓名叫鸱夷子皮,乘船到齐国经商致富。 2. 所志在五湖:意指范蠡的志向在于泛游五湖。 3. 遗迹已千载
【注释】 达:顺从。良酝:美酒,这里比喻美好的人生。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冬去春来,万物有常。接着三句写人生如顺从自然,百年付与好年华。第四句点明夜深江边,微云月色生晕。第五句写朋友相遇尽欢畅饮,生死得失不必计较。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意在劝慰友人不要为生死得失而烦恼忧愁,要随和自然,珍惜光阴欢乐地度过一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
诗句释义: - 棹头月:指的是船头的明月。 - 江上花:指的是江面上的花朵。 - 花影遥连月影斜:花朵在月光下的影子与月亮在水中的影子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斜长的影像。 - 渔翁醉卧泊江渚:渔翁喝醉了酒躺在江边的小洲上。 - 犹把长竿插钓沙:渔翁仍然用长长的竿子插在沙地上准备钓鱼。 译文: 船头明亮的月光,江面上飘着的花朵,花朵的影子和月亮的影子互相交错。 渔翁醉后躺在停船小岛
【注释】东江:指赣江,流经江西省。谢康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381-433),字季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世称谢客,山水诗开山鼻祖。碧树金风:秋色明净如画,树木的绿色与秋天金黄的阳光交相辉映,十分清丽。沧浪之曲:指江边浣纱女子所唱的歌曲。沧浪之曲是《楚辞·渔父》中的作品,这里泛指民间歌调。落平野:指雁群飞过原野。 【赏析】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八一一年)。当时诗人正被贬在广东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