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艮
【注释】范蠡:春秋末期越国名臣,曾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泛舟五湖隐居。陶令:东晋诗人陶潜字孟阳,后人称其为“五柳先生”,常居南亩种树养鸡,自号五柳先生。《南史》记载:陶潜尝赋《归园田居》,其中写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范蠡泛舟五湖,与陶潜的隐居生活相比;二句写范蠡当年羞见梅枝瘦,如今陶潜欣逢柳眼舒;三句写范蠡对落尽花红的檐花
【注释】 水光山色共清妍:水光和山色都显得格外的清新可爱。 自乐乾坤静里天:自己乐于在宁静的天地中。 用竹引泉通后圃,因花开径阅前川:用水竹引泉水到后园,因花盛开而走遍前溪。 夜长明月从亏缺,岁稔浮云任变迁:夜晚长了明月也从亏缺,年丰时多浮云随意变化。 瓮里浊醪常不匮,杖头何用阿宣钱:瓮里的浊酒永远不穷尽,拄着拐棍又何须用阿宣的钱。 【译文】 水光山色相辉映,十分美丽
注释: 竹作屏藩草作庐,清幽偏称退休居。 竹作为屏障,草地作为屋子,清幽的景色更适合退休居住。 力田自有资家策,学圃应多种树书。 努力种田自然会积累资金,学习耕种应该多种植树木和书籍。 鸦噪园林梧叶暗,虫吟篱落豆花初。 乌鸦在园林里叫,树叶被梧桐遮挡变得暗淡,昆虫在篱笆上鸣叫,豆花刚开放。 高情不逐趋炎态,一枕清风午梦馀。 高尚的情感不追随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我在床上度过了一个清爽的午觉。 赏析
【赏析】 《闲居杂兴·其八》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写了雨过天晴后的景物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句“雨过云收万象明”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后景象。雨过天晴,乌云被吹散,万物都显得明亮起来,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里的“万象明”既指万物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第二句“一天霁色酿新晴”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色。晴朗的天空,阳光明媚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独倚栏杆引望长,望中生意到林塘。 - 独自依靠在栏杆边上,远望着天空中的云彩和树林。 - “生意”在这里指春天的景象,而“林塘”指的是树木和水塘。 - “报主芳名留馆阁”意味着为官者应该铭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 “思亲孝悃在羹墙”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以及孝敬父母的决心。 - 斑鸠唤雨黄梅熟,红鲤吹花锦浪香。 - 斑鸠在呼唤着雨水,使得黄色的梅子成熟了。 -
注释: 茹美:美食。 炰鲜:烹煮新鲜之物。 气味新:食物的香气新鲜。 直钩香饵聊为钓,曲突禾秆可当薪:直钩和香饵是钓鱼时用的工具,这里比喻隐居的生活。曲突是把烟囱做成弯的形状,避免烟气上升。禾秆是柴火的原料,这里比喻隐居生活的资源。 舌在无官难补过,身闲有子岂忧贫:即使没有官职,也不会再犯过错(因为已经“舌在”)。即使没有财富,也不会担忧贫穷(因为“身闲”)。 杜门谢客红尘绝,竹外清风来故人
【注释】 1. 闲居杂兴:作者自题集诗的篇名。 2. 榕溪溪水头:在广东肇庆,作者家居之地。 3. 绿树共清幽:指作者家门前有茂密的树木,环境幽静。 4. 他乡梦:指作者居住在异乡。 5. 三径高风故苑秋:意指作者居住地曾是汉代名士许由的旧居,秋风萧瑟,景色宜人。 6. 仇览:即杜审言,唐代著名诗人,与作者同代,但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7. 淹隽武:指杜审言善于武功,有军事才能。 8.
注释: 1. 闲居杂兴其七:这是一首描写作者隐居的生活的诗。 2. 门外青松手自栽,时传清吹枕边来:意思是说,门前的那棵青松是我自己种下的,而且它经常在夜晚吹出清新的声音,让我在梦中听到。 3. 杜陵肌骨因诗瘦,陶令襟怀为酒开:意思是说,因为我经常吟咏诗歌,所以我的身体变得消瘦;因为我经常饮酒,所以我的心胸变得开阔。 4. 官去浑忘身外虑,客来常覆掌中杯:意思是说,当官的时候,我总是忙于工作
茹美炰鲜气味新,北窗窗下独安神。 直钩香饵聊为钓,曲突禾秆可当薪。 舌在无官难补过,身闲有子岂忧贫。 杜门谢客红尘绝,竹外清风来故人
独倚栏杆引望长,望中生意到林塘。 斑鸠唤雨黄梅熟,红鲤吹花锦浪香。 报主芳名留馆阁,思亲孝悃在羹墙。 叹予梁燕多相似,去去来来为子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