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扁舟泛五湖,何如陶令赋闲居。
平时羞睹梅枝瘦,今日欣逢柳眼舒。
坐对檐花红落尽,闲敲棋子黑甜馀。
心田一点明如镜,荑稗无侵不用锄。
【注释】范蠡:春秋末期越国名臣,曾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泛舟五湖隐居。陶令:东晋诗人陶潜字孟阳,后人称其为“五柳先生”,常居南亩种树养鸡,自号五柳先生。《南史》记载:陶潜尝赋《归园田居》,其中写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范蠡泛舟五湖,与陶潜的隐居生活相比;二句写范蠡当年羞见梅枝瘦,如今陶潜欣逢柳眼舒;三句写范蠡对落尽花红的檐花,陶潜闲敲棋子,黑甜如酒;末句写范蠡心如明镜,不用锄稗(一种杂草)而自能驱除。
范蠡和陶渊明都是东晋时著名的隐逸文人,他们两人都曾经在官场上混迹过,也都有很高的才华。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就选择隐居江湖,驾扁舟五湖泛游,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陶渊明则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他辞官回家后,躬耕南亩,种树养鸡,过着清贫的生活。范蠡与陶潜虽然都是隐士,但是他们的性格却大不相同。范蠡是善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他在辅佐越王勾践的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组织能力。陶渊明却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诗词多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范蠡和陶潜两人的隐逸方式不同,但他们的精神却是相通的。
这首诗的前三句主要写景,描绘了范蠡和陶潜两人不同的隐居生活方式。范蠡的隐居方式是泛游五湖,而陶潜的隐居方式则是种树养鸡。范蠡在泛游五湖的过程中,曾羞见梅枝瘦弱,而陶潜则欣逢柳眼舒绿。范蠡在泛游五湖时,曾经坐在檐头观赏落尽的花红。而陶潜则闲敲棋子,黑甜如醉。范蠡在隐居过程中,曾经用扁舟载着美女西施,而陶潜则自号五柳先生,自称“吾衰竟谁慕”。这些描写都展现了范蠡和陶潜两人性格的不同。
诗的最后四句主要抒情。范蠡的心地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没有一点瑕疵;而陶潜则不用锄稗(一种杂草),也能驱除杂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隐士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范蠡泛舟五湖,与陶潜的隐居生活方式相比;二句写范蠡当年羞见梅枝瘦,如今陶潜欣逢柳眼舒;三句写范蠡对落尽花红的檐花,陶潜闲敲棋子,黑甜如酒;末句写范蠡心如明镜,不用锄稗而自能驱除。全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范蠡和陶潜两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