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雨聚朋有感 - 注释:春天的细雨带来了聚会,诗人感慨万千。 - 译文:春雨滋润着大地,我们聚在一起,心情愉快。 2. 细雨泥滑滑,春阴思冲冲 - 注释:春雨绵绵,泥土湿滑,让人心情沉重。 - 译文:细雨如丝,泥土湿滑,让我感到沉重。 3. 呼童炙海错,款客话东风 - 注释:叫来仆人去烤鱼,款待客人聊起了春风。 - 译文:我呼唤仆人去烤鱼,与客人一起聊起春天的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细雨着苔黏屐齿,白云飞树挂山头。 - 关键词解释:"细雨"、"着苔"指春雨绵绵;"苔"代表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屐齿"是古代穿木屐时踏过的痕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雨初霁后的景象,细雨使得苔藓粘附在木屐上,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通过“苔”和“屐齿”这两个元素,传达出春天的潮湿和生机。同时
【注释】 小景:山水诗。 清:指月光如水,皎洁明净。 撑:撑开。 【赏析】 此诗写月夜泛舟的情趣。前两句写诗人在月下饮酒赏景,酒入诗肠,思绪万千,于是乘兴而泛舟于小溪之上。三、四句写泛舟所见,月光如水,照得碧绿的江水更显青碧,江上明月倒映水中,仿佛是美人的倩影。最后两句写舟中之景,月光如镜,照见船中的美人,她似乎因欣赏美景而久久难以入睡,遂撑起小船来,乘着这美丽的月色去追寻什么了。
雪漫江天万木穷,一间茅屋覆诗翁。 何人醉醒梅花月,踏遍寒山路几重。 赏析: 陈玺的《为介庵叔父题画屏》是一首表达孤寂、清冷之感的七言绝句。首句"雪漫江天万木穷"描绘了雪后江边景色,给人以苍凉之感;第二句"一间茅屋覆诗翁"则通过描述一间简陋的茅屋和隐居在此的诗人,体现了诗人的孤高与不群;第三、四句"何人醉醒梅花月,踏遍寒山路几重"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题䨥龙出涧图 岁寒不改青山涩,老大槎牙倚天立。 错节肯为蝼蚁残,盘根甘与蛟龙蛰。 长风怒吼针芒寒,飞流直迸芙蓉湿。 何人号为绿发翁,此翁曾受嬴秦封。 有时夜半风雷起,须臾变幻江山里。 有时飞上明堂路,便作明堂栋梁具。 周家作画众所推,好墨淋漓多深趣。 挂君高堂素壁间,白昼无云生烟雾。 注释: - 岁寒不改青山涩:在寒冷的岁月里,青山依旧保持着它的坚韧和刚毅。 - 老大槎牙倚天立
注释: 驿路:驿站的小路,这里指通往京城的官道。迢迢:遥远的样子。隐隐山:隐约可见的山峦。看花仙客:指路过的人,因为他像神仙一样,所以称为“看花仙客”。度山关:走过山关,即过关卡。烟萝:烟雾缭绕。味:情趣,情调。一闲:悠闲,闲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吕克兴赴京会试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盼。 首句“驿路迢迢隐隐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条蜿蜒曲折的官道在远处延伸开去
注释: 在禅房一榻上观赏着离离的春草,就像西堂梦醒后看到的情景。 诗句满前吟诵却未能吟出,谢家池上的雁儿飞得比平时晚一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禅房中欣赏春草的场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为人题春草”,诗人以自己的口吻为世人题写春草。这一句看似寻常,实则蕴含深厚的意义。诗人以“题”字开头,既表明了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又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注释: 1. 家本江南云水村,溪山阅历穷晨昏。(家乡原本在江南的一个有云水的村庄,溪山经历无数个早晨和黄昏。) 2. 巨口细鳞肥可饵,时采黄菊邀琴樽。(巨大的嘴巴和细小的鱼,它们肥美可口,经常被用来捕鱼,同时也会采集黄色的菊花来招待朋友,邀请他们一起品鉴琴酒。) 3. 泉声挂月树拖影,屐齿穿径苔留痕。(泉水的声音仿佛是挂在树上的月亮
【译文】 静静地坐着无聊,两鬓已染霜雪,教我儿何时继承家学。 关上门忘记了时光流逝,春景已经逝去,燕子衔泥筑巢在草堂上。 【注释】 文峰贡翠: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文峰山》诗。“文峰”即文峰山,位于今安徽歙县,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贡翠”是指山上盛产的翠玉。这里借指文峰山。 静坐无聊两鬓苍,教儿何日继书香。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之作,反映了他年老体衰、无所作为,寄情山水的心境
这首诗是戴进为山水图题写的。它以诗人的主观感受,描绘了图中景色的美妙动人,并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首联“叠巘层峦曲曲湾,中有罅地非人间。”描述了画中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山湾曲折,中间有一片空地,仿佛是人间之外的地方。这一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 颔联“幽人静观适忘形,辄向阴厓结茅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欣赏画中美景时的心境和行为。他静静地观看画中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