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恂如
诗句输出: 胭脂河 女伴何须苦效颦,五湖飘泊苎萝贫。 纵令膏沐同西子,终是红颜命薄人。 译文输出: 胭脂河 美女不必苦苦效仿他人妆容,四处漂泊如同苎萝之女的贫困生活。 即使像西施那样拥有美丽的容颜,终究还是命运不济的人。 注释解释: - 胭脂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境内的第二条大河,因源头有南胭脂和西胭脂两个村庄而得名。 - 五湖,泛指中国五大湖泊,这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洞庭湖、鄱阳湖等。
【注释】 螺潭:湖名。在今湖北宜昌市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座山峰,山上有石洞,形似一只巨螺,故名。 沧浪:沧浪亭,是苏州著名园林沧浪亭的别称,位于苏州城东北角。 钓台: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这里垂钓,因而得名。 颗颗:形容月光皎洁明亮,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骊(Lí)珠:传说中的一种宝石。 【赏析】 此诗首句“翻雪杨花糁径开”,描写的是春日里,杨花如雪花般飘散,落在小路上,铺成了一条白色的小路
注释: 沽名不许齐眉案,苦行甘为辟谷清。 ——沽名:追求名誉。齐眉案:指夫妻和睦相处。苦行:指修行苦行。辟谷:一种不食五谷的修行方法。李总:李固,东汉末年的隐士,他隐居在洛阳东山,拒绝与世俗交往,过着清苦的生活。非情:不是有情之物,指没有欲望的东西。 休笑于陵陈仲矫,炒麸咽李总非情。 ——于陵陈仲矫:指汉代的陈仲子,他曾在贫贱之时与妻子陈妻一起隐居,生活十分清苦。炒麸:指粗劣的食物。咽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判断正误。 第一句“司徒荒冢逢寒食”中“司徒”是古代官名,相当于后来的太尉;“荒冢”指荒废无人管理的坟墓;“逢”是遇到的意思;“寒食”是古人在清明节前一天禁火吃冷食(即今天的冷饮或凉菜)。第二句“惟有鸺鹠树上啼”“鸺鹠”是一种鸱鸮科动物,叫声似人的哭声。这句的意思是
【注释】 辟塞:指吴越地区。 王路:泛指朝廷。无分土,指不划分疆土。 鸡犬桑麻:指乡村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公元1204年(嘉定元年)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两句写吴越地区的烽火已经连天,烽烟冲天,海雾弥漫,城楼之上,征客的魂魄也似乎销蚀殆尽,表达了作者对国事忧虑的情感;后两句写吴越地区虽然战火纷飞,但百姓却能过着宁静的生活,鸡鸣狗吠之声不绝于耳,田野上的桑麻郁郁葱葱
赵大夫宅 黄叶前朝古寺门,丰碑仍记赵王孙。 汴杭宫阙消沉尽,莫向云堂独断魂。 注释: 黄叶前朝古寺门:黄叶凋零的年代,前朝的古寺大门。 丰碑仍记赵王孙:在丰碑上仍然记载着赵国的后裔赵王孙。 汴杭宫阙消沉尽:汴京(今河南开封)和杭州的皇宫都变得衰败不堪。 莫向云堂独断魂:不要在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殿堂独自徘徊,以致于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历史为背景
【注释】 徐偃王:春秋时徐国国君,公元前698年被吴所杀。 丽牲有石:用丽牲献祭。丽牲,指用彩色装饰过的牲畜。石,即石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祭祀徐偃王时所见的情景。首句描写了到处都在喧闹地庆祝社神降临的盛况。第二句写诗人独自来到徐偃王庙里,看到庙里只有一块石碑上刻着一首诗,却没有人来打扫。最后一句写诗人看到斜阳之下,柳丝空荡荡地垂落下来,不禁感慨万千。全诗语言平实朴素
沽名不许齐眉案,苦行甘为辟谷清。 休笑于陵陈仲矫,炒麸咽李总非情。
吴越烽烟涨海昏,城楼征客几销魂。 清平王路无分土,鸡犬桑麻自一村。
翻雪杨花糁径开,沧浪时度钓鱼台。 月明颗颗螺呈白,可是骊珠出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