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鼐
睡起 乳燕自来花不语,沙鸥寻伴水常闲。 觉来睡眼模糊处,半枕白云半枕山。 注释: 1. 睡起:醒来。 2. 乳燕:初生的小燕子。 3. 花不语:指花儿不说话。 4. 沙鸥:沙滩上的白鸥。 5. 寻伴:寻找伴侣。 6. 水常闲:指水总是悠闲自在。 7. 觉来:醒来。 8. 睡眼模糊处:形容刚醒来时眼睛还未完全睁开,视线模糊不清。 9. 半枕白云:一半的枕头是白色的云朵。 10. 半枕山
诗句释义: 1. 夜坐——形容夜晚静坐的情景。 2. 香浮帘外疑花笑——形容室内外弥漫着花香,仿佛花朵在窗外含笑。 3. 影到窗前喜月来——形容月光照射进屋内,带来喜悦。 4. 独有苦吟人未睡——形容只有苦苦思索的人还在熬夜写作。 5. 三更移步点苍苔——形容深夜时分,仍在户外行走,脚下踩着苍翠的苔藓。 译文: 夜晚静坐时,窗外飘来的花香似乎在微笑;月光照耀下,影子映入窗前,让人感到欣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雪饮红梅花下漫咏 - 春天,我漫步于雪中的红梅树下,悠然自得地吟咏着。 2. 我闻花灾,风欺霜妒 - 我听说花儿遭遇了灾难,寒风无情地欺压着霜花。 3. 惟其争妍,故有销堕 - 正是由于它们的竞相绽放,才导致花朵纷纷坠落。 4. 寒梅孤特,傲然风霜 - 寒梅独自傲立,不畏风霜的侵蚀。 5. 白惟素质,红则浅妆 - 白色如同素净的质地,而红色则是淡雅的妆容。 6.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读书场景的诗,通过描绘松风、竹响、万籁皆笙竽等自然景象,以及高韵、琅琅等声音,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松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像是各种乐器的演奏。 - 关键词:“松风”、“竹响” 2. 所有的声响都变成了音乐,我正在读着书。 - 关键词:“万籁皆笙竽” 3. 我懒散的性格让我害怕人
【题解】 此诗为题画扇而作。诗人以“小桥”“流水”“垂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又用“柴门”“夕阳”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最后以“白云”“青山”作为画面的点缀,使整幅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注释】 1. 小桥:指水边的小拱桥。 2. 流水带垂杨:指小桥下的水流带动柳树摆动,柳树枝条下垂,如丝带一般。 3. 倚仗:依靠、倚靠。柴门:用柴草搭建的大门。 4. 夕阳:指落日。 5.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迟日吾庐闲坐,三春一事栽花。” 注释: - 词组“迟日”:指早晨或下午的阳光。通常用来形容时间较晚或天气较暖和。 - “吾庐”:我的房子或者我的住所。 - “闲坐”:无事可做,安静地坐着。 - “三春”:春天的一个时期,通常指春季的前三个月。 - “一事”:唯一的事,特指种植梅花。 - “栽花”:种植花卉,这里特指梅花。 译文: 我悠闲地坐在自己的住所里
【注释】 神州:指中原。 辽西:指辽宁一带的边远地区。 医巫闾山:又称“东极”或“孤桐”,在辽宁西部,主峰海拔2091米。 扶馀:古国名,即今吉林农安、伊通一带。 翠屏万叠:形容山势层叠,如翠屏。 砂头西奔:指从山西面流来的河水,因地形高峻而奔腾。 骇浪:指急流的水浪。 衣袽(xiè):古代的一种粗布衣服,这里指山势陡峭,人难以通过。 石壁巉巉:形容山石险峻。 磆礧(tuí huán)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如下字词:堞、社、泉、竹径、烟、蜂、燕、山巅、亭耸、桥通。 【答案】 (1)古堞临平圃,城南小有天。 (2)狎鸥新筑社,饮马旧开泉。 (3)竹径疏疏影,花蹊细细烟。 (4)游蜂先得路,乳燕正归椽。 (5)户揽西山爽,堂宜北海筵。 (6)松涛日风雨,梧井夜婵娟。 (7)灵榭绀宫閟,梵铃画阁悬。 (8)峰湾迷洞口,墙短出山巅。 (9)亭耸孤峦峙,桥通曲水涟。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诗人对沈幼玉的喜爱之情。首句写莺啼燕还,春日花开;次句写花香满院,晴日和煦;三句写美人折梅,迎辇而归。最后两句写春风已到殿西头。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赏析时可抓住“莺啼”、“燕还”、“笑折”等关键词进行赏析。 【答案】 ①第一、二句: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美景图,莺啼燕还,春日花香满院浮。 译文:春日里树上鸣叫着黄莺,燕儿在楼上飞回
【注释】 朝笼轻霭暮笼霞,春入歌楼第几家。 逐伴女郎来斗草,数声啼鸟满园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朝笼轻霭暮笼霞”是说,早晨被薄雾笼罩,傍晚被晚霞笼罩,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第二句“春入歌楼第几家”是说,春天已进入人们的家里。后两句是写人们如何享受春天的生活,“逐伴女郎来斗草,数声啼鸟满园花”,是写斗草和赏花的情景。全诗以景衬情,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景色与人们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