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徵庸
【注释】 嗟(jiē):叹词。有奇:有特别的兴趣或爱好。癖:嗜好。栖遁:隐居。幽窅:深远,高妙。辟:避开。樊:篱笆。雉:野鸡。丰草:茂密的草地。云卧:指在云中休息。送日月:与日、月为邻。屈蠖(huó):屈曲的虫,指蚯蚓。春未矫:春天尚未出现。生理:生活,生计。自薄:自谦,自轻。安敢怨穷昊:怎敢怨恨天高不可及?昊:苍天,指天空。我心志不浅陋,岂肯怨天尤人?素心人:纯真无邪的人。凌空:指飞升成仙
【解析】 本诗是作者的组诗《黄冈》中的一首,描写了诗人在黄州任太守时所感所遇。 首联“芳草展绿素,十里罥长堤”写春色,用“芳草展绿素”比喻“芳草”,以“十里”形容“长堤”,既写出了“长堤”的绵长,又描绘出堤边的春色。 颔联“藤花覆黄冈,下与垂柳齐。”写春景。“藤花”即“藤萝”,是一种攀缘性植物,常用于园林中,其枝蔓细长柔韧,能随风而长,故称“藤”。这两句诗通过藤萝和垂柳的并置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句子,然后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具体赏析。“秋柳”是一首五言律诗,前两句描绘了秋柳在长信宫前几棵高大挺拔的景象;第三、四句写诗人梦中所见到的景象:他梦见自己来到灞桥边,却因霜降而无法过桥,心中无限惆怅;后三句写春寒未尽,柳树依然绿意盎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下面是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秋柳 - 秋天的柳树 西风恻恻短亭过 - 秋风瑟瑟,吹过短亭 游子攀条晚渡河 - 游子在傍晚时分,顺着柳枝攀爬渡过河流 青鬓漫随黄叶改 - 青丝的鬓发随着秋风吹散,如同黄色的落叶一般 春愁欲共夏蝉多 - 春天的忧愁仿佛要与夏天的蝉声交织在一起 箜篌自写栖乌曲 - 自弹箜篌创作了一曲栖鸟之歌 芦管空翻杨白歌
南康官舍 偶往江城池上亭,长松苦竹伴馀清。墙西秋色斜阳外,截得庐山一角明。 译文: 偶尔来到江城的城楼上亭,长松与苦竹相伴带来清凉。城墙西侧的秋色在夕阳之外,截取了庐山的一部分变得明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康官舍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偶往江城池上亭”,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场所是江城的城楼上亭,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第二句“长松苦竹伴馀清”进一步描绘了环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给好友魏仲雪的一首送别词。全诗通过描绘南湖秋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句释义: 1. 一抹蒹葭淡不穷:描述的是秋天湖边芦苇的颜色变化,从绿到黄,再到枯黄,颜色淡薄却无尽无休。 2. 笔床遥住水云东:形容笔床(书桌)在湖水和云雾之中显得遥远而宁静。 3. 夜深白露兼红叶:描绘了夜晚时分,白露与红叶交织的景象。 4. 飘入秋风艇子中:形容秋风吹过,芦苇和红叶随风飘扬
平原 昔闻平原君,客皆趿珠履。 扶僵信百足,惭恩轻一死。 我适自齐右,振衣勤仰止。 言非公子封,乃故汉邑里。 停车三叹息,英雄殊尔尔。 能令千载人,闻其似者喜。 译文: 平原君 过去听说平原君,他的门客都穿着珠光宝气的鞋子。 扶僵信百足,惭恩轻一死。 我正好在齐国的西部,振衣勤仰止。 言非公子封,乃故汉邑里。 停车三叹息,英雄殊尔尔。 能令千载人,闻其似者喜。 注释: 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人
一抹蒹葭淡不穷,笔床遥住水云东。 夜深白露兼红叶,飘入秋风艇子中。
偶往江城池上亭,长松苦竹伴馀清。 墙西秋色斜阳外,截得庐山一角明。
芳草展绿素,十里罥长堤。 藤花覆黄冈,下与垂柳齐。 谷雨春欲尽,双禽自相啼。 行子感于役,思归息山溪。 闲看理纶绳,坐钓桃花西。 及春事偶耕,烟蓑引锄犁。 斗酒劳作苦,壶觞漫提携。 颓然窗欣厌,焉知竞攀跻。 何为深泥中,没此青骢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