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解析】 1.本词是一首应制词。“填太白”即作《清平乐》。“东风归早”是说春风已经提前回来了;“已绿瀛洲草”说明春意已浓,草木皆绿了,“瀛洲草”指的是瀛洲岛的花草树木。“紫殿红楼春正好”,指皇宫里的宫殿都开满了鲜花。“杨柳半和烟袅”,指柳树的枝条随风摇曳,烟雾缭绕。“玉舆”指皇帝乘坐的金碧辉煌、雕龙刻凤的车驾;“遍绕花行”指皇帝在宫中游览;“初闻百啭新莺”指听到黄莺鸟的啼鸣之声;“历历因风传去”
【译文】 一杯椒浆酒,可惜喝得不够醉。 爆竹声中人还未睡,都说今夜守岁。 不如就着被褥枕头,谁还能细数更筹? 三百六旬已过,明朝便是新年。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 嘉定壬申除夜:指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农历除夕之夜。除夜,即岁末除夕之夜。嘉定,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壬申,为干支纪年中的第40个年份。 椒醑:用椒花浸成的酒。 惜饮难成醉:意思是说,饮酒虽好,但是难以醉倒。 爆竹:放鞭炮。
【注释】 越上:指浙江一带。呢喃(nuó):燕子低飞时发出的声音。燕语:燕子的鸣叫声。落尽:花落枝头,形容春天已过。老翁:年老的人。袖手:两手空着,无所事事。优游:闲散无事,安闲自在。过了:度过了。麦黄椹紫:指夏天。麦子成熟变黄色,桑树结果变紫色。归期:回家的时间。新秋:秋季的开始。 【译文】 燕儿低飞呢喃着诉说着春天将要离去。春天逝去了它自己无法留住它。花儿凋谢,枝头的花瓣飘落在地像红色的雨滴
【注释】 1. 翠微深处:指山中幽静之处。 2. 生计:生活,生计。一犁春雨:指农事。 3. 客中且恁浮游:即“客中纵任”的意思。恁(nen),你;纵任,放任。 4. 算来更几春秋:意思是说,人生在世,不过如此而已。 5. 赏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开头两句写儿曹们的谈话,借问他们要去往何处?家中住在深山之中,过着农耕生活。后面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无论身处何地
【注释】 吹花:指吹花落水,为女子梳头。桃叶:指东晋女子名桃叶。桃叶江:指吴江。碧锦障泥:指古代妇女的化妆用具。 【赏析】 此词写一位闺中少妇在春天里思念远人的情状和心情。上片写她春思的由来。下片写她春思的原因、结果。全词以“吹花”、“桃叶”等字起兴,写春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开头两句,写主人公在暮雨之中来到江头,寻找吹花的地方。“何处”,既表明了地点之远,也暗示着其人的心情之苦
注释: 云层低垂覆盖着平野,竹篱茅舍掩映其间。幽静的居所确实潇洒自在,到处绿树娇艳红花鲜艳。 男子气概堂堂正正,不要耍小聪明花言巧语。如果有一杯酒,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赏析: 《清平乐》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全词通过写一个隐居者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颂。 首句“云垂平野”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云彩低垂,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平静、安详的感觉。接着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描写了重阳节的美景和对皇家忠孝精神的赞美。 首句“重芳叠秀”。描绘的是重阳节时节,菊花盛开的景象。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旺盛,适合登高望远,寓意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因此菊花也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这里通过“重芳叠秀”来形容重阳节时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美好时节的喜爱之情。
注释:银河在秋天的波浪中,从昆仑山的上空飞出。忽而变成澄清的波涛增添了碧绿的涨涌。可说是太平的景象没有征兆。黄云浊雾开始消散,荣光休气徘徊不前。试着寻找当时五位老仙,金泥玉检将来。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上片写秋夜天河景色。首二句写天河之景。“天河秋浪”,是说银河在秋天的波浪中,从昆仑山的上空飞出。“遥”,远。“出”,指飞出。“昆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之地,这里代指天上,故“遥出昆仑上”
清平乐·其二 雪过后寒冷退去,只有青松独自存在。春天来时不会增添荣华,严寒中依然不显憔悴。 注释: 1. 雪馀寒退:雪后,寒冷的气候消退。 2. 唯有青松在:只有青青的松树还在那里。 3. 春不加荣寒不悴:春天来了也不会增添荣华,严寒中也不会显得憔悴。 4. 用舍如公都耐:用或不用像你一样能坚持到底。 5. 流肪磊硌龟蛇:流水般的光泽,坚硬而圆润,像龙蛇那样盘旋。 6.
【注释】: 瀛洲:即海中仙山。春酒:春天的美酒。公眉寿:祝公长寿。日照沙堤春傍柳:阳光照在沙滩上,春风吹过沙堤旁的柳树。朝天衮绣:皇帝的龙袍上有锦绣图案。东君:指春神。丁宁:叮嘱。芳酸先许梅英:把梅花的香味提前让给公。要就平生滋味,待公来进君羹(gēng):要品尝你平生的美味,等到您再来品尝我的美食。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词。全词以春景起兴,以“春日”和“春酒”作陪衬,烘托了祝贺对象之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