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注释】: 1. 清平乐:词牌名。 2. 雨昏烟晓:指雨后烟起的景象,形容天色阴沉。 3. 鲁酒:指鲁国出产的美酒吧菜,也泛指美酒。 4. 省识:省,同“省”。识,知道。 5. 东风无限好:指春天和煦的风。 6. 啼乌:指乌鸦。 7. 当年一战声威:指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往事。 8. 夫差:即勾践,春秋末期吴国君主。 9. 可怜狂杀夫差:意思是说勾践虽然曾一度失败,但最终还是战胜了吴国
诗句释义: 1. 绿凋红碎。荏苒芳华悴。 - 描述植物枯萎,色彩褪去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美好但短暂的青春。 2. 犹忆杯盘兄弟会。各擅坛场千载。 - 回忆过去的聚会,强调与兄弟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各自的成就和地位。 3. 骅骝汗血纷纷。挥鞭直指昆仑。 - 形容骏马奔腾,比喻志向远大,不畏困难,直指目标。 4. 一骑霜蹄先蹶,未妨来者超群。 -
【注释】清平乐:词牌名。迎春鞭土:指春天到来时,农民们用农具翻耕土地。电溉云喷:形容灌溉用的水力机具像云一样喷射着水流。三万亩:指农田面积很大。支农号彻神州:指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号子声传遍了整个国家。纪岁欣逢铁牛:指这一年是丰收的年份。黄犊:小公牛。人并力:指农民和牲口一起耕作。朝朝踏遍春畴:指一天到晚都在田地里劳作。 【赏析】《清平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莫邪双剑,长被中吴占。 莫邪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宝剑,相传为干将、莫邪夫妇所铸。莫邪双剑,即指这把名贵的宝剑。长被中吴占,意为这把宝剑长期被中吴之地所占据。中吴,指今天的江苏省一带。 乐府歌传三妇艳,翻觉羞红上脸。 乐府歌传,指的是古代的音乐作品。三妇艳,指乐府中的《有所思》、《有所忆》等三首描写妇女爱情的诗歌。翻觉羞红上脸,意为听这些歌曲后,觉得脸红心跳,害羞难当。 田间大妇勤农,织丝小妇精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闺中女子慵懒的日常生活画面,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物象描绘,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古代闺秀形象。 第一句“愔愔小院”,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小院景象。“愔愔”一词用来形容声音细微、宁静的氛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帘幕随风卷”则进一步描绘了小院中的景色。风吹动帘幕,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声的情感。 第二句“睡起瞢腾拈绣线”,描绘了女子醒来后的动作
诗句翻译: 刚换的新衣,不觉已入深秋。院子里梧桐树飘落了三两片叶子,但绿荫依然。 月光刚刚照上林梢,突然之间狂风大作、风雨骤起。我手持蜡烛,并非为了游宴,也未觉得辜负了这个美好的夜晚。 注释: 绤衣(xì yī)才换:新换的粗布衣服。 凉秋半:秋天已经过半。 摇落:摇动落叶,指秋风吹落树叶。 三四片:三两片。 依旧:依然如此。 庭院:院子。 月光初上:月亮开始升起时。 林梢:树枝的顶端。
诗句:黄河奔越。洒尽头边雪。 译文:黄河奔腾不息,向着远方流淌,将岸边的积雪冲刷得干干净净。 注释: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着泥沙,一路向前奔腾。奔越——形容黄河水流湍急,一往无前,越过了重重障碍。洒尽头边雪——形容黄河水势浩大,连岸边的积雪都冲刷干净,展现了黄河的强大力量。 赏析:此句以黄河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无穷动力。同时
【注释】 螺川:即螺山,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晋书·谢安传》载:“(谢石)与兄子玄谟、冠军将军王凝之等步上牛渚矶。夜阑,月明如昼。江中练光未收,楼船若耶溪,鼓枻齐发。水际争流,鸣鼓相接。欢声动林,渔歌乱起。放乎中流,冲波微荡,状若游龙,望之人形五色。”二香词:即《和张平甫韵》。 香烧宝篆。心字随烟散。 香炉里燃烧着香料。香烟袅袅上升,化作无数小圆圈儿飘荡在空中,好像无数颗星星闪烁
【注释】 微亲玉指——轻轻地吻着。 嚼蕊还留蒂——咀嚼着花瓣还留下花蒂。 梦入南朝烟景里——在南朝的烟雾蒙蒙中做着一个梦。 消受金迷纸醉——沉醉于华丽的金碧和纸醉灯昏之中。 长宵斜拥衾鸾——漫长的夜晚,斜倚着被子像鸾鸟一样慵懒地躺着。 沉吟气吐芳兰——深深地叹息,吐出芬芳的兰花香气。 脂唇余唾——口中有残余的香蜜。 祗园——佛家语,意为清净无垢的园林,这里代指净土。 【赏析】
乡傩事了。 乡傩,即乡间驱傩,是古代在腊日举行的祭祀活动,用以驱逐疫鬼。 帖子,指信函或书信。宜春好,意为吉祥如意,喜气洋洋。 里巷欢呼腾捷报,收缴一江山岛,指国家收复失地,取得胜利。 归来点勘舆图,意气犹灵壮夫,夜梦轻舠如叶,乱流飞渡澎湖。 译文: 乡傩结束了。 乡傩,就是乡间的驱傩,是古代在年底举行的祭祀活动,用来驱赶疫鬼。 收到好消息,消息是关于宜春的,一切都很好。 村里的人们都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