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注释: 1. 清平乐 其一:这是一首词牌名,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辛弃疾。 2. 寒泉如线:形容泉水清澈透明,如同细线一般。 3. 莎石绵云软:形容山中的石头被苔藓覆盖,仿佛是柔软的白云。 4. 十里梅花香一片:形容山上的梅花香气四溢,弥漫整个山谷。 5. 不记入山深浅:表示不记得进入山林的距离远近。 6. 谩留两袖春风:形容自己只留下了两袖清风,没有带走任何财物。 7. 罗浮旧梦成空
【注释】凤箫:指笙管乐器,用凤凰的羽毛制成的。十二瑶台: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琼花:即玉树,形容美艳如玉。谢家:指南朝宋诗人谢庄之妻,名香玉。仙人:这里泛指神仙。流霞:仙酒或美酒。筝琶:古琴和瑟一类的乐器。 【赏析】《清平乐》是唐玄宗时教坊曲。此词写梦中游仙,醉后梦醒。上片写梦游仙境,下片写醒来后的惆怅之情。全词以梦中游仙为线索,构思奇特,想象瑰丽,语言华美
【译文】 清晨的云彩杂乱无章,淡淡的烟雾中太阳升起。柳絮无力飘飞,庭院里绿荫清寂。 香炉中的熏香还带着残煤,新做的罗衣还散发着香气。春寒未退,银屏到晚上才懒得打开。 注释: 晓云狼藉:早晨的云彩杂乱无章。 淡淡烟中日:太阳在淡淡的云雾中升起。 柳絮欲飞无气力:柳絮没有力气飞翔。 满院绿阴清寂:庭院里满是绿色的树木和树荫,显得清静而寂寞。 熏篝香恋残煤:香炉中的熏香还带着残煤的味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元贞更号”一句交代了诗人的官职和时间,“日月开黄道”一句描绘了元旦的天象,“试看韶华何处好”两句描写了人们庆贺新年的情景,后六句写儿童放风筝、敲锣鼓,以及洛阳、淮浦的春天风光。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风格,描绘出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图景,表现了人民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清平乐 · 歙郡清明:这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的词。词中的“海棠”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朵,而“芜菁花”则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忙甚都开彻”是说花儿们都开得非常快,好像在赶时间一样。 “不是芜菁花上蝶”是说这些花儿吸引来了蝴蝶。 “谁为清明作节”则是在问是谁创造了清明节这个节日? “溪山今日无尘”是说今天溪山之间没有尘土,显得格外清新。
注释 朱弦:古琴的名,这里代指弹奏。三叹:三次叹息。宝瑟:古乐器,瑟的一种。凝尘:积尘。更奈:那又怎么是好?芙蓉:荷花。秋思:秋天的思绪。湘浦:地名,这里借指离别的场所。尊俎:酒器、食盘。风流:高雅的风度。忆君:想念你。送客江楼:在江边的楼上给你送行。忘怀:不放在心上。沙鸥:水鸟。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张都事离去时的情景。首句起笔就写“朱弦”之哀,“三叹”之苦。“宝瑟凝尘满”
【注释】 寒食: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前一或二日,禁火冷食。 年时寒食:每到寒食节时。 直到清明日:一直延续到清明时节。 草草杯盘聊自适:随便吃一点东西,聊以自我安慰而已。草草,随意;聊自适,自我安慰。 不管家徒四壁:不理会家中空无所有。徒四壁,徒然,指家中空无所有。 今年寒食节无家可过:今年寒食节没有家可回。 东风恨满天涯:东风带着愁怨弥漫于天之涯。恨,恨意;满,充满;天涯,天边。
紫箫音断。睡起乌纱岸。梦峡飞云空汗漫。又负一番秋雁。捻沙尚拟圆成。风流不减耆卿。怕听苍梧夜雨,等闲写入无声。 注释:紫箫的乐声已经停止,醒来后我在岸边。梦中峡谷中的云雾在飞腾,但我却无法捕捉到它们。我又一次辜负了秋天的雁群。我仍然想捻成沙子让它圆滑,但是我风流的才华并不比耆卿差。我怕听这苍梧夜晚的雨声,它让我感到害怕,我害怕被它打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彩云飞断。愁思茫茫无际,落日平芜烟波渺渺,又看见去年归来的雁群。 琵琶旧曲难成。风流谁复如你,满耳是碧梧秋雨的哀鸣声,浔阳江上传来凄切的哀伤。 【赏析】 《清平乐·题碧梧苍石图》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词。全词以“彩云飞断”、“愁思茫无岸”、“落日平芜”等景物起兴,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感慨;“琵琶旧曲难成”、“满耳碧梧秋雨”等词语
诗句:暮云飞断。潮落吴江岸。忆昔佳人愁思漫。那更楼头闻雁。 译文:天空的暮云已经飞散,江水也退去了潮声,回忆起那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忧愁无边无际。更让我心痛的是,她在楼头听到雁鸣。 赏析:此首《清平乐·题碧梧苍石图》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通过“暮云”、“潮落”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中“忆昔佳人愁思漫”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女子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