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痴绝。忙甚都开彻。不是芜菁花上蝶。谁为清明作节。
溪山今日无尘。绣衣却待禁春。莫遣鸣驺多事,老夫也是游人。
【注释】
清平乐 · 歙郡清明:这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的词。词中的“海棠”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朵,而“芜菁花”则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忙甚都开彻”是说花儿们都开得非常快,好像在赶时间一样。 “不是芜菁花上蝶”是说这些花儿吸引来了蝴蝶。 “谁为清明作节”则是在问是谁创造了清明节这个节日? “溪山今日无尘”是说今天溪山之间没有尘土,显得格外清新。 “绣衣却待禁春”则是说官员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准备过节了。 “莫遣鸣驺多事”是说不要派遣车马和人员来打扰这个安静的节日。 “老夫也是游人”则是说自己也是一个游客,享受这个节日。
【赏析】
《清平乐》是宋词中常见的一个词牌名,它由《醉桃源》变化而来,有五十七个字。此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美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词的开头两句“海棠痴绝。忙甚都开彻。不是芜菁花上蝶。”描绘了春天里海棠花开得繁盛的景象,让人不禁为之痴绝。然而,这里的“忙甚”并不是指忙碌,而是形容花儿们生长得非常迅速。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不是芜菁花上蝶。谁为清明作节。”则是在提问是谁创造了清明节这个节日?在这里,“芜菁花”被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象,而“蝶”则象征着大自然的魅力。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表达了对节日的好奇和探索。
接下来的句子“溪山今日无尘。绣衣却待禁春。”则是在描绘清明时节的溪山之美。这里的“无尘”是指溪山之间没有尘土,显得格外清新。而“绣衣”则是指官员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准备过节了。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清明时节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理解。
最后的两句“莫遣鸣驺多事,老夫也是游人。”则是在劝诫人们不要太过繁忙,不要过多地打扰这个安静的节日。在这里,“鸣驺”是指车马和人员来打扰这个节日,而“游人”则是指诗人自己也是一个游客,享受这个节日。这两句诗既传达了诗人对节日的祝福,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词通过对清明节这个节日的美好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