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綦
诗句释义 1. 秋日再游桃源:秋天再次游览桃源,意味着作者有意重温或探索这个地方。 2. 桃花古洞白粼粼:描述了桃花源的洞口在秋天时,桃花盛开的景象,色彩斑斓且清澈如水。 3. 石上寒泉咽古今:石头上的冷泉声仿佛能穿越古今,表达了泉水的悠久和历史的沉淀。 4. 鞭石鞭长犹不及:尝试用鞭子抽打石头,但无法触及,暗示了这里的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 5. 此地终古本非秦:这里的历史背景始终是古代
桃花古洞白粼粼,石上寒泉咽古今。 鞭石鞭长犹不及,此地终古本非秦。 至今指点桃花水,水上云烟香未已。 石火光中传汉魏,灰墨千层秦人死。 秦人死,归鹤去,燕往鸿来不知数。 幽源仙径已周行,横戈跃马花深处。 君不见,霸王气尽天日昃,东海飞尘何时息。 君不见,神仙踪迹本难求,但闻山鬼声啾啾。 惟有楚江流不断,年年还绕洞门秋。 我来曾共桃花语,春晴扑面飞红雨。 今日秋风动地悲,山猿野鹿知旧侣。
“黄綦”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学者和官员。关于他的具体信息,目前没有直接的文献记录来证实他的生平和作品。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来推断他的身份及其可能的贡献。 黄綦(?-?),字仲湖,是开建(今广东封开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在明代,贡生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并被选送到中央或地方官府服务的生员。黄綦被授予训导职位,这通常意味着他被委以管理学府或教育机构的职责,如教授
“黄綦”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学者和官员。关于他的具体信息,目前没有直接的文献记录来证实他的生平和作品。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来推断他的身份及其可能的贡献。 黄綦(?-?),字仲湖,是开建(今广东封开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在明代,贡生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并被选送到中央或地方官府服务的生员。黄綦被授予训导职位,这通常意味着他被委以管理学府或教育机构的职责,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