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注释】 两株:指梅花。两株如玉:形容花白而细。 尽红:全开了。 芳春:美好的春天,指春天的梅花。 比问:比较。 寻黄:即“寻黄”,一种黄色的梅,这里代指梅花。 出尘:超然脱俗。 倚风标格:倚着风的样子。 消得一词新:意思是说,梅花能唱出新词来。 青崖:指山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南。《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
【注释】: 除:任命,指任命官职。 望吾州:望着自己的州郡(即所在之地)。 政:正是。 锦云:形容云彩绚丽多姿。 东湖: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南。 【赏析】: 这是一篇寄怀诗,抒写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一书除得海边头”,是说诗人被任以重任而离开故土,到海边去上任。第二句“惆怅无地、著羁愁”,表达了诗人因远行而感到愁苦的心情。第三句“何处望吾州”是说自己身在异乡,不知家乡在哪里
【解析】 此词以“幽香拍塞”起笔,点明红梅开放时幽香四溢,香气充盈周围。接着写红梅盛开的美景,词人赞叹道:“问开到、几层春。”谢绝了蝴蝶和蜜蜂的亲近,只让凤凰来亲近它。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花比作人,突出了红梅傲然挺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红梅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下片写红梅的艳丽之美。词人运用比喻手法:“醉红肌骨,艳红妆束”。这两句描绘出红梅娇嫩的肌肤,艳丽的装扮。而“能有许时新”一句
诗句输出:素娥风韵自天真。似回首、趁行云。 译文:月亮上的女神天生拥有独特的美,好像她回头望向天空,与飘动的云朵相伴。她的眉头轻轻皱起,就像在沉思或欣赏这美好的风景,而她那尚未完全画好的妆容,更添了几分娇媚。她轻轻地用扇子敲打着犀牛骨制的乐器,低垂的衣袖遮住了她曼妙的身姿,仿佛在演绎一曲广陵春色,让人陶醉其中。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似乎还能感受到画梁上落满了尘埃的痕迹
【诗句释义】 1. 太常引 · 寿高右丞自上都分省回:这是一首词,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晏殊。"太常引"是词牌名,"寿高右丞"指的是高右丞即高崇文,他曾经担任过高都部署、枢密使等职务,因此被称为高右丞,"自上都分省回"则表明高崇文从上都(今北京)分省回来。 2. 巍然勋业历台司:意思是他的功勋卓著,历经台司(即台谏官,负责弹劾官员)。 3. 一柱尽能支:形容他的才能和能力非常强大,可以支撑起一切事情
【诗句释义】 1. 前身应是散花仙。一念堕尘缘。参透曲中禅。比一串、摩尼更圆。 2. 林莺巧啭,玉冰飞韵,三昧有谁传。休惜遏云篇。早医得、维摩病痊。 【译文】 1. 你的前生应该就是散花仙,一念之间堕入世俗的缘分。你在音乐曲调中参透了禅宗的道理。你比一串摩尼还要圆满。 2. 林莺婉转地歌唱,如同玉般清冽,飘飞的音韵里蕴含着三昧真谛。又有谁能传授给你呢?不要吝惜那美妙动听的歌声
【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 晚凉庭院锁黄昏,鼓角静谯门,酒兴恋诗魂。清绕断,梅梢月痕。 庭院:指庭院内。 谯门:古代城楼或宫殿前建有高楼,楼上设有鼓和报时的铜铃,称为谯门。这里是泛指城门。 清绕断:月光如水,洒在梅花的枝头。 梅梢月痕:即指月色映照在梅花枝梢上,形成一种美丽的月影(痕迹)。 胸中豪气、壶中春色:形容诗人胸怀壮志,内心充满豪情壮志,同时又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醉眼小乾坤
注释:人生能得几相逢。我漫中夜,忆元龙。白发调儿童。问百巧、谁教百穷。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手牵手,在浮香亭上,一醉解春红?天地间都陶醉在这醉乡之中。让长袖舞动,婆娑于晚风中。 赏析:此词以酒会友,抒发了作者与好友的友情以及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作者回忆与朋友相会的情景,感叹人生难得有如此美好的时光。“白发调儿童”一句,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结尾两句
【注释】 园池多在魏公时:园池,指园林中的池塘。魏公,指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刘义隆曾建景阳山、东府等,造大园池。盛极自然稀:自然稀少。天遣可翁回:上天派可翁回来了。天,这里用作“上天”的简称。要扶起、台倾榭欹:要扶持起来,台台倾、榭台欹(yǐ 倾斜)。圭塘如此,藕花无数:圭塘如此,意思是说圭塘像当年刘义隆那样美好。藕花无数,比喻可翁的诗才如繁星般灿烂。一笑领翁诗:领受可翁的诗意。帝里不须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关键信息,然后结合选项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分析判断。“露桃云杏不胜秾。合让水花红。”这两句写桃花,用“露桃云杏”来比喻,写出了桃花的鲜艳,“不胜秾”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别种出林东。为冰雪、相看改容。”这句写梅花,用“冰雪”来形容梅花洁白,“改容”是说梅花傲骨凌霜,与百花不同。诗人把梅比作冰雪,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