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如玉瘦相邻。尽红复、抱芳春。看到不同群。比问白寻黄更亲。
出尘态度,倚风标格,消得一词新。谁解按歌唇。教唱与、青崖故人。

【注释】

两株:指梅花。两株如玉:形容花白而细。

尽红:全开了。

芳春:美好的春天,指春天的梅花。

比问:比较。

寻黄:即“寻黄”,一种黄色的梅,这里代指梅花。

出尘:超然脱俗。

倚风标格:倚着风的样子。

消得一词新:意思是说,梅花能唱出新词来。

青崖:指山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南。《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仙人得所导引,以吉日求天下千金奇物于桥糜之野,河洛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梅树的洁白与梅花的芬芳;下片写梅的超群品格以及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词以梅花为咏物主,用笔细腻,情致深婉,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

起三句写梅树的洁白和梅花的芬芳。“两株”两句写梅树的挺拔秀丽和花朵的洁白。“两株如玉瘦相邻”中“两株”、“如玉”、“相临”都是描写梅树的姿态、颜色,写出了梅花的清纯、高洁。“尽红复抱芳春”中“尽红”、“抱芳春”都是描写梅花的颜色、姿态,写出了梅花傲霜斗雪、不惧严冬的精神。“看到不同群”一句是总承上文,指出梅花的洁白、芬芳是其他花卉无法比拟的,突出了梅树的特异、高雅。

过片写梅花超凡脱俗的风姿和品格。“比问白寻黄更亲”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语,由梅花的洁白、芬芳引出其品格的高洁、纯洁。“出尘”二字点明梅花的品格,它不同于凡花俗草,超然脱俗,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消得一词新”中“消得”二字点明梅花的品格,它不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绽放自己的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美的启迪、教育。这两句是说:梅花能唱出新词来,因为人们赞美它,欣赏它。

结句写人们对梅花的赞赏,并希望梅花能够传播给远方的人。“谁解按歌唇”是说,谁能懂得欣赏梅花之美呢?“教唱与青崖故人”,是说,我愿意把梅花的美传唱给远方的朋友,使他们也能懂得欣赏。这两句是说:我愿意把梅花的美带给远方的朋友,让他们也懂得欣赏梅花之美,让更多的人了解梅花的美德,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