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过松江去。
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
曾共中秋心期定,再上江船容与。
待满载、淮歌楚舞。
岂料桂花香雾底,正河鱼、作祟深相苦。
尊有酒,不忺举。
梦中似听嫦娥语。
道人生、百年才半,未为衰暮。
江北江南行欲遍,几见月明三五。
尝烂赏、通宵达曙。
可是今年情思懒,便临风、误却清新句。
聊援笔,为渠赋。
【注释】
未过松江去:没有去过松江。松江,在今上海市松江县南。高沙,即高沙岭,在今浙江省萧山县南。同盟鸥鹭:指鸥鹭为盟的伙伴。同盟,结为友朋的意思。暂时留住:被留在这里暂住。曾共中秋心期定:和高沙岭上的鸥鹭曾经一起约定了中秋相聚的时间。再上江船容与:又乘坐着小船回到江上来。待满载,淮歌楚舞:准备满载着淮水的歌谣、楚地的舞蹈归来。淮歌楚舞,指江淮一带的歌曲舞蹈。
岂料桂花香雾底,正河鱼作祟深相苦:哪想到在桂花飘香的雾气中,却遇到了河中的大鱼作怪,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河鱼作祟,指河中鱼群成群结伙地向岸边游来,对人造成危害。尊有酒,不忺举:酒杯中有美酒,但我却不想喝。樽酒,指酒樽中的酒。忺举,愿意举起酒杯饮酒。
梦中似听嫦娥语:好像梦见嫦娥在耳边说话。梦中,指做梦时;梦中,梦寐之中;梦中,梦乡里。
道人生、百年才半,未为衰暮:你说人生不过几十年,还没有到衰老的时候。道,说、谓。百年,指人的一生;年寿;年数。未为衰暮,意即还不到老年。
江北江南行欲遍,几见月明三五:我想走遍江北江南,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圆月皎洁呢?江北和江南,泛指长江以北和以南地区。行欲遍,到处行走。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的满月。
尝烂赏、通宵达曙:曾经通宵达旦地欣赏歌舞。尝,曾。烂赏,尽兴地观赏歌舞。通宵,整夜。达曙,直到天亮。
可是今年情思懒:然而今年的情思已经变得慵懒起来。可,表转折的语气副词。
便临风、误却清新句:于是,对着清风,吟出了一些庸俗的句子。便,就。临风,面对秋风。误却,错用了,写错了。
聊援笔,为渠赋:姑且提笔,为它赋诗一首吧。援笔,提起毛笔。赋,即“赋诗”,写诗歌。
【赏析】
此词是词人与高沙岭上的鸥鹭约定中秋节相聚后写的一首词。全词通过描绘自己和高沙岭上的鸥鹭在中秋之夜欢聚的情景及分别后的孤独惆怅之情,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未过松江去”表明词人还未离开松江,而“高沙”是松江附近的一个地名。第二句“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点出鸥鹭因中秋之约而暂时留在高沙,这是全词的主要内容,也是词人在高沙度过中秋佳节的原因。第三句“曾共中秋心期定”表明词人和高沙鸥鹭曾共同约定在中秋之夜相聚,这是他们相聚的开始。第四句“再上江船容与”表明他们在约定的中秋之夜再次登上小舟,在江中航行。第五句“待满载、淮歌楚舞”说明他们准备在江中载歌载舞,享受中秋的快乐。第六句“岂料桂花香雾底,正河鱼作祟深相苦”是词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原来他刚想喝酒消愁,但河中的大鱼却在桂花飘香的水雾中作祟,给他带来了困扰。这里的“岂料”表明词人对河中大鱼作祟的意外和惊讶。第七句“尊有酒,不忺举”表明词人虽然很想喝酒,但是他却不想举杯痛饮。第八句“梦中似听嫦娥语”则是词人想象自己在梦中听到了嫦娥的话语,可能是嫦娥在对他说:“人生短暂,不要过于悲伤。”这里的“梦中”和“似听”都是词人的想象和联想。第九句“道人生、百年才半,未为衰暮”是词人对人生的总结和感慨,他认为人生只有几十年而已,还没有到衰老的时候。这里的“百年”和“未为”都表示了词人的感慨之情。第十句“江北江南行欲遍,几见月明三五”是词人想要走遍整个长江流域,希望能够看到月亮明亮如旧。这句中的“江北”和“江南”泛指长江南北地区。第十一句“尝烂赏、通宵达曙”表明词人曾经彻夜赏歌赏舞,一直到天亮。第十二句“可是今年情思懒”则是词人对自己的情感的抒发,他认为今年的情思已经变得慵懒起来。第十三句“便临风、误却清新句”则是词人对着清风吟咏诗句,但是却没有吟出什么好的诗句。第十四句“聊援笔,为渠赋”则是词人姑且提笔为鸥鹭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词以中秋之约为线索,通过描写和鸥鹭欢聚以及分别后的孤独惆怅之情,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词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蕴含了一种淡淡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