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岳
悬车还见古人风,忧国年深鬓尽蓬。 督抚威名清百粤,留司位望切三公。 青天白日心源地,玉札丹砂药笼中。 老去尚承优宠在,也应畎亩有馀忠。 注释: 1. 悬车还见古人风:意指自己辞官归田园隐退,但仍保留着古代士大夫的风范和气节。 2. 忧国年深鬓尽蓬:形容自己长期为国家担忧,使得头发都变白了。 3. 督抚威名清百粤:意指自己在任期间,治理广东一带,威名远扬。 4. 留司位望切三公
【注释】:简周仲瞻大参,指的是简子周的祖父简周仲瞻,曾任大参(御史)。玉勒金羁拥翠裾,出自《汉书·东方朔传》,“骖乘者如云,金络青騕褭,左紫右白,从橐驼之群,鸣鸾和铃,立道衡门之外。”出尘标格照璠玙。出自《晋书·谢安传》,“谢安在东山,布衣结庐,与儒士讲论自适。”紫薇官转无留橐。出自《旧唐书·张说传》,“紫微之官,虽无留橐,而名实俱归。”青琐名存有谏书。出自《旧唐书·张说传》,“青琐名存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辞官归田后的某个春天。诗人在草堂,与友人把酒论道,抒发了诗人晚年的闲适、恬淡和对友情的依恋之情。 其一:绿野依然是一片青草亭,焚香读易意更醒。 译:绿野依然一片青葱,一座草屋静静地立在山边,我在这里焚香静坐,研习周易的经文,心中更加清醒。 注释:绿野依然:指山中景色依旧。一草亭:指一座简陋的草屋。焚香读易:指研读《周易》经文。意为更加清醒。醒醒:即清醒。 其二
这首诗是和自脩大尹写的,诗人在竹簟绳床上慵懒地醒来,然后看着高耸的山峰,没有言语。他沿着田塍路绕行,看到清澈的溪水流淌在村巷中,门深草封。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筋力尚存,但不敢奢望有还丹可以使人容貌如冰雪一般。 注释: - 竹簟绳床:用竹席和绳子绑着的床。 - 慵:懒散。 - 凭栏无语对高峰:指着远处的山峦发呆。 - 东郭吹竽名久滥:比喻名声已经很大,不再有人关注。 - 南柯落枕梦空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时,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指出这种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再分析诗句的思想内涵。 “十日行舟离帝里,一宵秉烛对乡人”,此句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是全诗之眼。首句写诗人与王时行夜话的情景;次句写诗人夜行途中所见。诗人自言“十日行舟”,即十日后离开帝京。“秉烛”两句,写诗人与王时行夜话的情景。“秉烛”,指点着蜡烛
注释: 南山的树阴遮蔽着寺庙的大门,九天外的钟声磬声在溪水边响起。 我在山峰之顶纵览无边沧海,闲躺在松树根旁欣赏飘荡白云。 多病之人只能独自伏枕休息,胜过游山的乐趣也难以与众同游。 早晨醒来时强忍着眼中泪水,惊讶发现前边的山峰已经瘦了许多。 赏析: 首联描绘出一幅宁静、幽深的画面,通过“十里”和“九天”这两个词语来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颔联写自己登高俯瞰的景象,从峰顶看沧海,从松根看白云
这首诗是诗人在静海县任职时,写给管河钱郎中的。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以及注释和赏析: 静海即事呈管河钱郎中 画舫牵风去去轻,县官津吏少将迎。 山林久已容吾拙,宦海谁还不世情。 绿树蝉声秋更切,碧空山色晚偏晴。 慇勤却遇钱工部,一路相将意最倾。 注释: 1. 画舫牵风去去轻,县官津吏少将迎。 2. 山林久已容吾拙,宦海谁还不世情。 3. 绿树蝉声秋更切,碧空山色晚偏晴。 4. 慇勤却遇钱工部
【解析】 “宿大安驿次壁间林利瞻方伯韵”:在大安驿站住宿,写诗给林利瞻(方伯)看。 “肩舆轧轧入闽关,尽笑先生鬓发斑。”:乘轿进入福建省的关口,大家都嘲笑先生头发白了。 “纵浪孤舟终抵岸,倦飞高鸟独还山。”:任凭小船漂流,终究到达岸边;倦飞的鸟儿独自返回山林。 “病来转觉风情减,老去深知世路艰。”:生病后觉得风花雪月之类的情趣减退,年老了才懂得世上的道路艰难。 “水陆劳劳犹未了,林间打坐是真闲
【注释】三衢郡守林以永:指唐代诗人林易。李举,李邕,字公垂,唐玄宗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南安(今福建漳州)县令。安丞族子士望:指李邕的侄子李士望。纪兴: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幻迹杳茫何处问:指仙境中景物变幻莫测,无处寻觅。禅林潇洒此时留:指神仙们在此逍遥自在。冯虚更欲凌峰顶:指仙人想要飞升到天顶。历览神仙十二洲:指仙人能够遨游于十二个神仙居住之地。 【赏析】《游柯山》诗是林易与李邕
手疏连封乞引年,梦魂先绕八壶巅。 云庄岁晚还移竹,兰水风清欲放船。 远别无缘临潞渚,独游何意向秦川。 老臣去国丹衷在,指点星河几废眠。 注释:我屡次上奏请求辞去官职,希望朝廷能允许我告老还山。我的梦魂仿佛已经飞到了八壶山的顶峰。云庄(指王云庄)年纪大了,我想把竹子移植到别的地方,让它们在兰水中生长得更加茂盛,因为那里的风非常清新,我好像想要乘船游览。我离开朝廷后,没有亲人朋友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