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岳
注释: 萧疏:稀疏、不茂密。 植松庭外已婆娑:庭院里种的松树,枝叶已经长得非常茂盛了。 赏析: 这是一首回忆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驿站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第一句诗“萧疏驿舍绕烟萝”,描绘了一个萧疏的驿站,周围环绕着烟雾缭绕的绿色藤蔓,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第二句诗“二十年前此地过”,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在这里度过的时光,那时的他或许还年轻
【注释】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口,指函谷关。秦东面以制诸侯。故于此设镇:因函谷关地势险要,扼守着秦国的东部,所以在此设立关隘。 【赏析】此诗是诗人经过函谷关而作。首联写函谷关地势雄壮险要,扼守着秦国的东部,为秦立下赫赫战功;颔联写函谷关曾使六国的军队受到重创。颈联说诗人今夜从驿站出发,在月光下度过,却不是当年齐客学鸡时的情形。尾联抒发了作者对函谷关的赞美之情
《重阳日社会梅庄三首·其三》是明代诗人郑岳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中的第三首。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慨。下面将逐一展开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意解读: - 百卉逢秋半欲残:秋天到来,百花开始凋零,几乎要全部凋谢。 - 九天风露动微寒:天空中,秋风和露水使得气温变得稍微寒冷。 2. 译文: - 百草在秋日即将枯萎
【注释】 独乐园:指北宋诗人林逋所创的孤山梅花别墅。几杖:指老人的手杖。泛清樽:指举杯饮酒。曲栏短砌:指曲折的栏杆和矮小的台阶。簇:聚集,丛聚。看尽芳菲:指欣赏尽花朵的繁盛。 【赏析】 林逋,字君复,后人尊他为和靖先生,世称林和靖或林处士。他是杭州人,生于公元967年。早年以孝闻名于乡里。后来因家贫不能成婚,便隐居西湖孤山的梅妻鹤子洞旁。他爱梅种梅、吟咏梅花,自号林和靖,并有《孤山雪梅》诗传世
老至登高力不任,黄花短发岂胜簪。 一年好景莫孤负,拟把茱萸满盏斟。 注释:年岁已高,再登高台已是力不从心,即使有满头的白发也难以支撑。一年之中如此美好的时光,千万不要辜负它,应该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时刻。我打算用茱萸来填满酒杯,品味这美酒佳肴。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体状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他以“老至”开头,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年纪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首联解读:黄阁解机柄,青山娱岁时。 - “黄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职,“机柄”则比喻权力或决策的关键。这里的黄阁解机柄可能指的是杨邃庵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权力得到解除或释放。 - 青山娱岁时,意味着杨邃庵在山中享受岁月静好的生活,与世无争。 2. 颔联解读:君王曾幸处,草木自恩私。 - “君王曾幸处”可能指的是杨邃庵曾经受到皇帝的特殊照顾或赏识。 -
【注释】 度分水关:即分水关,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南。 楚越:春秋战国时楚国与越国,这里泛指南方一带。 陇头:陇山之东面,在秦州西北。 【译文】 隔溪传来泉声鸟语,南方和北方的疆界已经划分清楚。 我年迈的眼睛想要穷尽闽海,午风把陇头飘荡的云吹散。 【赏析】 《度分水关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组诗作品。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渡口听到溪水潺潺、鸟鸣声声,感到自己身在南国,心向北土
【注释】 同云:指天空中乌云密布。四野:四周田野。飞:形容马跑得快。猛气冲风:比喻将士英勇善战,勇猛果敢。羽书:古代用竹简写紧急军情,因用“羽”字代指,故称。 【赏析】 边塞风光,历来是诗人歌咏的题材。此诗所描绘的是一幅壮美的景象:阴云密布的天空和辽阔的田野上铺满了雪,一群骑兵正疾驰而去。他们身披虎皮鞍,身穿毡衫,威武雄壮。在他们的身后,一阵凛冽的狂风呼啸而过。 这组诗句以动景为主
注释:常山舆马是一辆装饰华丽的车,玉山舟是一艘精美的船。客人在旅途中被驱赶,不自由。边江几家屋的柴门斜对白鸥洲。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行者在江南水乡的所见所感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通过对常山舆马和玉山舟的描述,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客路驱人不自由的描写,表达了旅行者在外漂泊的无奈和辛酸。最后两句则通过边江各家屋的柴门斜对白鸥洲的景象
度分水关二首 其二 计偕当日此攀跻,曾有狂词岭上题。 治策山河成漫语,千峰秋色夕阳西。 注释:在计偕(即科举考试录取)时,我曾在这里攀登和努力。我曾在山岭之上写下狂放的诗句。我的治国之策如同山河一样,被人们当作闲谈,毫无实际意义。只有千峰秋色和夕阳西下的美景才是真实的,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之间度过的时光和感受。他曾经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努力攀登,写下了许多狂放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