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
余千道中 其二 雨飏东风乱打篷,声声都入客愁中。 一春闲却登山屐,且向江湖访钓翁。 注释: 雨飏:风吹动着雨丝。 东风:春风。乱打篷:吹打着船的篷帆。 都入客愁中:声音都进入我的客居忧愁中。 一春:一个春天。 闲却:闲置。 登山屐:登高时穿的木制或草制的鞋。 访钓翁:拜访钓鱼的老人。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这是第二首,继写山行时的感慨
注释: 水月亭:一座位于江边水边的亭子,以观水赏月而得名。 四彻澹空明:水月亭四周清澈的水面上波光荡漾。四彻:四面透澈。澹:平静、淡薄的样子。 清辉映寒玉:明亮的月光照射在寒冷的玉石上。 欲将五十弦:打算用五根弦弹奏一曲。欲将:打算。五十弦:指琴。 中夜弹一曲:在深夜弹奏一曲。中夜:半夜时分,泛指夜晚
【注释】 聪明不及前:指才智不如以前。 贫贱只如故:指贫贱时的心情与从前一样。 感此惜流光:指感慨时光易逝。 援琴写心素:指用琴声抒发内心的真实感情。 【赏析】 《偶书》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聪明不及前,贫贱只如故。 感此惜流光,援琴写心素。 译文: 我的智慧已经不如从前了,而贫贱之时却还保持着同样的心情。 我感叹时光飞逝,于是就拿起琴来抒写内心真实的感情
【题解】 诗人以渔翁自比,表现了他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与恬淡。 【注释】 ①去住一叶舟:指随水漂泊的渔船。 ②卷舒一竿竹:形容垂钓时收放自如。 ③朝从柳岸过:早晨在柳树下经过。 ④夜向芦汀宿:夜晚在芦苇滩上住宿。 ⑤鱼多不卖钱:指捕鱼所得,不用出售。 ⑥村酒换盈斛:用村中酿的美酒换满斛(古代容量单位)的美酒。盈斛,满斛,指美酒盈满斛。 ⑦鲜脍簇银丝:用鲜嫩的鱼肉切成细丝,像银丝一样排列。
【赏析】 “春行”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以桃红柳绿,松翠竹青为春天景色的写照;以桃雨松风,莓苔春衫为题旨。诗人在游春时,见万壑松风阵阵传来,不禁兴起吟哦之兴,欲即景赋诗,但一时竟不得其词。于是只得坐在野莓苔上,任那春风拂动衣裳。此诗写景清丽明快,写人闲适自得。 一溪桃雨流红去,万壑松风响翠来。 桃花飘落的溪流,像红色的雨丝般缓缓流淌而去,山间回荡着松涛阵阵,仿佛是清脆悠扬的音乐传来。 即景欲吟吟未得
【注释】 1. 题:作诗题。 2. 崆峒山:在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山高峻险峭。 3. 屼峍:形容山峰高耸突兀的样子。 4. 星辰罗层颠:天上的星星布满了山巅。罗是布、散布的意思。 5. 云霞罩苍莽:云雾笼罩着辽阔的原野。 6. 琪树:美玉之树。指仙木、灵芝之类。芳香馥郁。 7. 石室:指山洞。廓弘敞:空旷开阔。 8. 广成:传说中的神仙名。抱玄养:抱着玄妙之道养生。 9. 沆茫:浩瀚无边。 10.
寓镡城写怀 幽怀不成寐,虫声苦喧啾。披衣起待旦,残星屋西头。 区区一寸心,耿耿千百忧。饭牛歌愤抑,试问人知不。 译文: 我怀着心事辗转反侧睡不着觉,耳边传来虫鸣的声音显得格外吵闹。我披上衣服起床迎接早晨的阳光,看到西边天空还挂着一弯残星。 我心中只有这寸许寸大的一片真情,却承受着千百种忧愁。我在田间喂牛时忍不住悲愤地唱了起来,但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声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外地、思乡怀亲之作
诗句原文: 树绕前湾水拍堤,白云极目远天低。春光己逐飞花尽,犹有多情鸟自啼。 译文注释: 1. 在前方的海湾旁,树木环绕着小溪,水流拍打着堤岸。 2. 白云在天际伸展开来,远处的天空似乎比近处更低。 3. 春天已经过去,花儿凋谢,但仍有鸟儿深情地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首句“树绕前湾水拍堤,白云极目远天低”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接着
王昭君 黄金底事赂传神,未必丹青胜似真。 只道君王明万里,宁知不识掖庭人。 注释: 黄金底事(如此)赂传神:如此珍贵的礼物竟不及真实的容颜动人。 未必丹青(绘画)胜似真:不一定绘画胜过真实。 只道君王(皇帝)明万里:以为皇帝能洞察天下事理。 宁知(怎知其)不识掖庭人:又怎能知道后宫的人中是否有像昭君一样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美貌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其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
【解析】 此为题画诗。首二句写竹桥横卧涧中,泉声响彻空山;后两句写只有隐士幽人能在这清幽的景况下泛舟往来。 【答案】 ①题文徵仲小景 ②竹桥横小涧,泉响落空山。③惟有幽栖客,扁舟恣往还。译文:竹桥横跨小溪,泉水声在空山中回荡;只有隐居的人才能在这清幽的地方泛舟往返。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友人处闲坐时,看到一幅山水画而作的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这幅画,抒发了自己隐居山林,与世无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