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巏
戴颙是明代诗人,以其孝行和琴书传家而闻名。 戴颙(公元377-441年),字仲若,出生于谯郡銍县(今安徽濉溪)。他的家族在琴书音乐方面有深厚的传统,他的父亲戴逵同样擅长琴术。戴颙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才艺,还进一步发扬光大,对琴乐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他创作了多首反映民间生活情感的音乐作品,如《清旷》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已经带有一定的文人趣味和审美倾向
明代戴巏《得子秀兄避寇消息》释义
诗句释义 1 得子秀兄避寇消息:这句表达了诗人得知其弟弟(秀兄)在东吴地区(即现在的江苏一带,古代称为“吴”)躲避战乱的情况。 2. 问讯东吴使:向使者打听消息。这里的“东吴使”指的可能是从东吴(即现今的江苏地区)来的人,可能是传递消息或寻求援助的角色。 3. 秋来尚避兵:秋天时节,由于战争的原因,人们还在避免战事。"尚避"表示持续的、反复的行为。 4. 一身依短剑
得子秀兄避寇消息
问讯东吴使,秋来尚避兵。 一身依短剑,数口傍孤城。 旅食应无定,归舟未有程。 此时正愁绝,天末断鸿鸣。
仲若,原名戴巏,明代诗人
戴颙是明代诗人,以其孝行和琴书传家而闻名。 戴颙(公元377-441年),字仲若,出生于谯郡銍县(今安徽濉溪)。他的家族在琴书音乐方面有深厚的传统,他的父亲戴逵同样擅长琴术。戴颙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才艺,还进一步发扬光大,对琴乐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他创作了多首反映民间生活情感的音乐作品,如《清旷》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已经带有一定的文人趣味和审美倾向
戴巏
戴颙是明代诗人,以其孝行和琴书传家而闻名。 戴颙(公元377-441年),字仲若,出生于谯郡銍县(今安徽濉溪)。他的家族在琴书音乐方面有深厚的传统,他的父亲戴逵同样擅长琴术。戴颙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才艺,还进一步发扬光大,对琴乐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他创作了多首反映民间生活情感的音乐作品,如《清旷》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已经带有一定的文人趣味和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