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东吴使,秋来尚避兵。
一身依短剑,数口傍孤城。
旅食应无定,归舟未有程。
此时正愁绝,天末断鸿鸣。

诗句释义

1 得子秀兄避寇消息:这句表达了诗人得知其弟弟(秀兄)在东吴地区(即现在的江苏一带,古代称为“吴”)躲避战乱的情况。

  1. 问讯东吴使:向使者打听消息。这里的“东吴使”指的可能是从东吴(即现今的江苏地区)来的人,可能是传递消息或寻求援助的角色。

  2. 秋来尚避兵:秋天时节,由于战争的原因,人们还在避免战事。”尚避”表示持续的、反复的行为。

  3. 一身依短剑:依靠的是一把短剑作为自卫的武器。”一身”强调了单薄或孤独的处境,而“依短剑”则表明在艰难的环境中仍保持警觉和防御的姿态。

  4. 数口傍孤城:意味着有几位家人或同伴,他们依附在某个孤立的城堡或城镇中。这里的“数口”指的是人口数量,“傍孤城”则描绘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5. 旅食应无定:形容旅行中饮食不定,没有稳定的供给或食物来源。这反映了战争对民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在战争中的不稳定和不安定生活。

  6. 归舟未有程:表示回家的船只还没有确定行程,可能因为战乱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及时返家。

  7. 此时正愁绝:此刻的心情非常忧愁到了极点。“愁绝”形容极端的忧愁和绝望。

  8. 天末断鸿鸣:比喻听到远处传来的悲鸣声,可能是风中的哀号或者雁鸟的哀鸣,象征着孤独和哀愁。

    译文

    我从远方得知,你正在逃避战乱的消息,现在是秋天,你还在避开战斗吗?
    我询问从东吴(今江苏一带)来的人,听说你仍在躲避战乱,但不知具体情形如何。
    现在你在依赖那把短剑作为保护,身边只有几个亲人围绕在这座孤城。
    你在外旅行,食物来源不定,你的归途还没有明确计划。
    此时此刻,你正被深深的愁绪压垮,仿佛天空的鸿雁都在为你鸣叫,表达着对你的思念和同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身处战乱之中的男子,面对家人安危、生活困境和内心愁绪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东吴使”、“短剑”、“孤城”等,构建了一个充满紧张和不安的环境。同时,通过对比“此时”与“天末”,诗人不仅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此外,诗中的“愁绝”一词,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一种悲壮和哀怨的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