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易
【诗句释义】 “蜜萱之最小者”指的是最小的萱草花,即宜男花。“秋仲盛开”指秋天时节萱草花盛开。“嘉名肇锡字宜男”意为美好的名称和名字都与“宜男”(即吉祥如意)有关。“瑞叶螽斯咏二南”意为萱草的叶子像神龙一样蜿蜒,象征着螽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在《诗经》中有“宜男”之句,因此诗人用“咏二南”来赞美萱草。“应似徵兰人服媚”意味着这种植物像征兰一样让人感到妩媚。“徵兰”是一种香草,也象征美好
【注释】: ⑴丹桂:桂花,一种香花。摇落:摇落指秋天的萧索,也用来形容树叶凋落的样子。淡漠:形容秋气之清冷。泬漻:天气清凉、肃杀。生愁:产生愁绪。祇(zhī)怜:惋惜。折(shé):折服;屈从。故名:因而得名。映白头:白发映着花。 【赏析】: “丹桂下尝新酿桂酒”,是诗人在丹桂飘香的深秋时节品尝美酒的情景。“丹桂”点出了季节,又以桂花喻人,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
注释: 1. 蜜萱:一种植物,花小而多。 2. 最小者曰宜男花:最小的花叫宜男花,因为传说它能带来好运和幸福。 3. 秋仲盛开:秋天中期开花。 4. 不随众卉望秋零:不随其他花朵一同在秋天凋谢。 5. 草色遥连眉黛青:远处的草地颜色与眉毛的颜色相似,都是青色的。 6. 唤作忘忧名亦得:因此被命名为“忘忧”,也能得到这个名字。 7. 关渠何事育宁馨:为什么需要培育这种宁静芬芳的花呢? 赏析: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酒楼题赠友人的,全诗用典,以五加、水晶盐为喻,赞美酒的醇厚。首联写饮酒之味;颔联写喝酒能令诗思添;颈联写酒味之妙;尾联写酒助诗兴。 【答案】 译文: 曲生品味水晶盐,浅浅地一杯酒能使诗思增添。 即使华发未生也无须愁寂寞,酒醉时红脸相映使人欢乐自在。 醇厚的酒味与葡萄相似,甘美滑爽如同薏苡一样。 我始相信浊酒也有它的妙处啊,短章歌颂美酒使我断吟而髯。 赏析: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暮秋偕同朋友元方一同到晚香圃赏芙蓉,即景生情而作。首联描写了晚香圃的秋色:秋容黯淡,拒霜盛开,显得格外艳丽;闲静园中,萧瑟凄清,环绕着池塘。颔联写登临之客,同叹赏芙蓉,感叹人生迟暮,无人欣赏。颈联写秋日景象,木落鸟啼,草荒露泣,寒气逼人。尾联写薛公(指作者的朋友)流泪,慨叹世事沧桑巨变,更加感慨。全诗以芙蓉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迟暮、物是人非、世态炎凉的感慨
【注释】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我国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积雨:久雨。红蕉:指红色的芭蕉。朱明:即初阳。丽日:明媚的阳光。窗纱:窗帘。灼灼:灿烂鲜明的样子。丹葩:红色的花朵。映:照射。晓霞:早晨的云霞。寄语:捎口信。芳园:美丽的花园或园林。斗草:古人在端午节时举行的一种游戏,以花草相斗取胜。应:或许能。不妒:不会嫉妒。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端午时节雨后初晴,观赏红蕉的情景
凤仙花 晚凉浴罢月窥帘,罗袜轻笼金凤尖。 闲摘秋花捣蝉蜕,殷红蘸甲玉掺掺。 注释: 1. 晚凉浴罢月窥帘:晚上沐浴后月光照射在窗纱上。 2. 罗袜轻笼金凤尖:穿着丝质罗袜轻裹着脚尖。 3. 闲摘秋花捣蝉蜕:闲暇时光摘取秋天的花朵捣碎蝉蜕。 4. 殷红蘸甲玉掺掺:用殷红涂抹到蝉蜕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作者夜晚欣赏凤仙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凤仙花的美丽
玉簪花 其二 【注释】 数重:几层。 幽艳:指淡雅的芬芳。 风:这里指香气。 风度:香气。 微香月影侵:花香随风飘来,仿佛月光也渗透进来。 晚妆:晚妆是女子晚间的妆容。 摘:采摘。 抵:当……用。 【译文】 几层淡雅的芬芳托着墙阴的清香,香气随风飘来,仿佛月光都渗透进来。 晚上卸妆梳洗完毕,摘下花朵插在头上当作瑶山的玉簪。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对玉簪花的喜爱之情。首句写花之“幽艳”
注释:在闲静的台阶上,我独自徘徊着。月光如水洒满庭院,香气袅袅从远处飘来。我在吟诵中倚靠着那瘦长的筇竹杖,时而漫步时而驻足。桂花丛中,玉簪花盛开,洁白如玉,散发出阵阵清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月下独自漫步的情景。首句通过“独徘徊”和“凉月”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第二句“拂拂清芬自远来”则生动地描绘了玉簪花香四溢的景象,让人仿佛能闻到其清香
【解析】 此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重阳日所作,以“桂醑”对“村酿”,意在突出新酿的桂花酒比村酿好。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①青帘:指酒肆。②悬:悬挂、高挂。③须:一定,必须。④桂醑:指桂花酿酒。⑤将:拿。⑥对:赏鉴。⑦谩:空,徒然。⑧持螯:用蟹爪抓取食物。⑨浮白:指举杯饮酒。⑩劣胜:不如茶好。译文: 青布小旗挂在树上不一定要赊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