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成国朱公奉使安陆恭上兴献帝册宝奉明园树九重心,目极南云思不禁。 玉册尊亲昭盛典,上公衔命惕冲襟。 花迎使节晴川丽,风引香烟晓殿深。 登荐礼成归奏早,开筵应出赐来金。 注释: 1. 成国朱公:此处指代诗人自己,因为“成国”是唐代的年号,而“朱公”是对男性的一种尊称。 2. 奉明园树九重心:奉明园树指的是诗人在奉明园中种下的九株梧桐树,象征着他的忠诚和决心。 3. 目极南云思不禁:目极南云
庆敬所少傅六十寿 力扶周鼎寸心劳,红日初升见二毛。 神秀早从南岳降,忠贞频荷玉音褒。 花迎大斗春无际,喜动连枝望总高。 元老寿康天下福,承恩长傍郁金袍。 注释: 庆敬所:庆贺敬酒的人,这里指庆贺的人。 少傅:古代官名,太子的老师,这里指太子的老师。 扶:支持,扶持。 周鼎:古代一种铜器,这里用来形容权力或地位。 寸心:形容内心非常劳累。 红日初升:太阳刚刚升起。 二毛:指头发已经花白
诗句释义 1 画舫南来日几程:描述船只向南航行的情景,强调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增加。“画舫”指的是装饰华丽的船,“南来”表示目的地为南方。 译文:船只向南驶去的路程中度过了多少天时。 2. 眼前华宠见双旌:指在视线范围内出现的豪华景象或人物。“华宠”通常指高贵、华丽的人或物,而“双旌”则是一种象征性的标识,通常在古代用以表彰有功之人。 译文:眼前的场景让我看到了双旌,即一种荣誉标志。 3.
二月二十九日随驾耕藉 坛上风云护赭袍,垄头旗鼓夙分曹。 三推预拟粢盛洁,万寿缘知稼穑劳。 景向春妍人总快,燕逢恩赐我犹叨。 升平敢就诸公卜,未取明农一节高。 注释: - 二月二十九日随驾耕藉:在二月二十九日这一天随皇帝一起参加耕作典礼。 - 坛上风云护赭袍:在祭坛上,云雾缭绕,如同守护着皇帝的赭袍。 - 垄头旗鼓夙分曹:在田埂上,旗帜和鼓声早早地分开了不同的队伍。 - 三推预拟粢盛洁:三次推选
送张敬亭都宪还宣城 皇帝的诏书亲自送到,让你返回故乡。春天的山水增添了光彩。 你已退休了,在桥上题写了自己的志向,背城应会开建佚老堂。 你在花坞中嬉游,诗作更加丰富了。宴会上歌舞特别热闹,白天特别长。 你也知道这里别有酬恩之地,接武亨衢看到两个你。 译文: 皇帝的诏书亲自送到,让你返回故乡。春天的山光水色更加美丽,增添你回家的喜悦。 你已退休了,在桥上题写了自己的志向,背城应会开建佚老堂。
【注释】 1. 藩检:官名,指地方长官。使事:奉命外出办事的使者。家省墓:在家处理家务。讫:完了。还任:回任本职。 2. 昼游初洽又辞乡:在白天出游,刚与家乡告别。洽:融洽、和睦。 3. 绿水红莲引兴长:绿水和红莲都引人兴致盎然。兴:兴致。 4. 寝食未忘公事了:睡觉吃饭时没有忘记公事。寝食:睡眠饮食,泛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5. 姓名曾列荐书香:自己的姓名曾被推荐进朝廷。列:列举;荐书
钤山堂为翰读严惟中赋堂上昔年曾聚首,隔江山肯送青来。 虽缘客路忙中别,也识天机静里该。 文笔迅挥端有助,道心深契了无猜。 出门咫尺多芹藻,谁信诒谋更远哉。 注释: ⑴钤山堂:指书房。翰读:指读书写字。严惟中: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⑵堂上:指书房或书房内。昔年:过去的时光。曾聚首:曾经一起聚集。 ⑶隔江山:指隔着江水。肯:愿意,乐意。送青来:送来青色的山峦。 ⑷虽缘客路忙中别
舟行有怀三江宗伯用收字韵奉寄 离索偏怀老状头,交情自昔两绸缪。 已推永叔文章妙,更仰王曾德望优。 祖道深杯妨共把,云林倦翮有先投。 兰枯莫重经时戚,美实都看晚岁收。 【注释】 ①离索:指朋友离散,这里指自己与友人的友情已因岁月变迁、人事变迁而疏淡。②“状”字,是敬辞,称对方为“尊长”。③“两绸缪”句:意思是说,你我之间的友谊自古以来就很深厚,彼此之间情意相投。④“文章妙”句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大司寇赵清溪先生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赵清溪先生才高的赞美,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工作职责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才高当代更多闻,到处真成旱岁云。 译文:你的才华高超,当代无人能比,你的存在就像干旱之年中的云彩一样,为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2. 司寇得人方慰我,留都分务复从君。 译文:有了像你这样的贤人担任司寇,我才感到安慰
滕王阁新成兼祠文谢二忠次陈高梧都宪韵 其一 江上重瞻第一楼,按图还是几春秋。 衣冠聚会清时事,歌舞销沉异代愁。 北斗近檐星尽拱,西山迎客雨初收。 俗传泽国须雄镇,赖有中丞肯细诹。 【注释】: 1. 江上重瞻第一楼:江上重看滕王阁的第一楼。重看,再次观看。2. 按图还是几春秋:按原图来看,这还是几年的时间而已。3. 衣冠聚会清时事:衣冠,指朝廷官员的服装。衣冠聚会,这里指的是朝廷官员聚集一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