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查古诗内容与写法的题目,既涉及到诗歌的内容的理解,又涉及到诗歌的手法及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注释翻译诗句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求古叔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 首句“平生经义千篇在”,是说自己一生所学,经义文章有千篇之多。“经义”指儒家经典。“千篇在”表明自己的学问渊博,才高八斗,文采横溢。 次句“老去心情七字能”,说自己年事已高,写起七言诗来却游刃有余。 第三句“得丧饱经知有命”,是说人世间得失荣辱,都已经历,都由天命所安排
注释: 翩翩飞鹭满西雍,老鹤相依只涧松。 高岸乌纱摩醉眼,救时勋业付姚崇。 翩翩飞鹭,形容鹤的轻盈优雅,比喻寿官伯父的风采出众。 老鹤相依,用老鹤和涧松作比,形容寿官伯父与世无争,与世无争。 高岸乌纱摩醉眼,形容寿官伯父的官位高位,乌纱代表官位高位。 救时勋业付姚崇,指代寿官伯父的功业成就。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寿官伯父的风姿与气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寿官伯父的敬仰之情
注释:伊洛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世世代代都以此为宗。但高谈阔论、空谈性理的人却很多,其中许多人都是雷同的,毫无新意。如果没有上蔡的除根之力,那么程门万里之遥,也难以跨越。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空洞无物的议论和行为深感失望的情绪。他认为,这些言论和行为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是重复他人的观点而已。他对于那些真正有才能和智慧的人来说是一种安慰,因为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实际问题
【注释】重把柔荑(tí):重新修缮。柔荑,嫩草。葺(qì)旧椽(ruò),修缮旧的屋椽。楣间珠贝复齐编:门楣上的珠帘和贝壳又都排列得整齐如编。黄阁,指朝廷中的高位大臣之官署。还公未老,意谓还未到老年,即尚未到暮年。 【赏析】 “重把柔荑葺旧椽,楣间珠贝复齐编。”这两句是说,重新修整了旧时的屋椽,门楣上的珠帘和贝壳又都排列得整齐如编了。这里写的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追思
【注释】: 三从:古代礼制,“妇有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肝胆轮囷总一身:指诗人的忠诚正直和耿直不屈的性格。 缊袍那羡锦衣新:旧袍虽然破旧,但仍然有其价值,而新的锦绣衣裳虽华贵却无实用价值。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是说:家中肃穆团结,夫妻三人和睦相处。丈夫的忠贞正直、耿直不屈的性格,在妻子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句是说:丈夫早年曾与她一起学习,因此对她十分了解
注释:薰风微拂,我乘船入秦淮,为的是怀念多年离别后的重逢。官舍傍晚时分,烟霭迷漫,人们离去散开,我在灯前饮酒作诗,两心相悦,十分欢畅。 赏析:本首是送别之作。诗人以“薰风”起兴,写自己与友人在秦淮河上泛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晚霞中的秦淮河景色,表达了自己与好友分别后的依依不舍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注释】 吾宗:指作者的家族。子弟:子孙。森森在:众多而且整齐。爱尔:你的(尊称)。清年:年轻有为。自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勤俭:勤劳节俭。两行:这里指行为端正。管教:训诲,教育。门户:这里指家业。日辉光:一天天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是送人去读书的勉励诗,诗人对侄儿寄托了深厚的希望。首句“吾宗子弟森森在”,点题,说明送侄儿去读书的目的。次句“爱尔清年颇自强”,称赞侄儿年轻有为,志向高远
【注释】 朝:早晨。暮:傍晚,晚上。承家早:继承了家传的学问。冀北滇南:冀州和云南一带,泛指北方和南方。识路多:懂得道路多。数酌:多次饮酒。金陵官舍酒:金陵(今南京),古时称江宁府,其地有官舍,故称官舍酒。醉来词气亦平和:喝醉了酒,词气也变得平和。【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宗侄邦团时,勉励他继承家族的学问,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要善于观察事物,了解社会,增长见识
【注释】江汉:泛指长江、汉水。秋风:秋风清冷,喻指朝廷的不公正。一壶:指酒杯。对:赏玩。菊花:比喻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