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大香
江行 暝色缘江路,炊烟缕缕生。飘花知水定,坐鸟看人行。 翠岭连双驿,丹枫隔一城。昔年清宴处,犹有踏歌声。 注释: 1. 暝色缘江路,炊烟缕缕生。——傍晚时分,暮色笼罩着江边的道路,炊烟袅袅升起。 2. 飘花知水定,坐鸟看人行。——飘落的花瓣似乎在告诉人们,江水已经平静下来;鸟儿在观望行人的动作,仿佛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3. 翠岭连双驿,丹枫隔一城。——翠绿的山岭连接着两座驿站
夜泛 几片萧疏叶,霜容点碧岚。 波平如在地,舟小亦同龛。 白水成佳供,清香佐野谈。 莫辞归路杳,皓月挂溪南。 译文: 几片萧疏的树叶,霜气笼罩着碧绿色的山峦。 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周围的景色。 小船虽小,也能容纳我们如同一间小庵。 清澈的河水成为了我们的美味佳肴,清新的芳香增添了野外的谈笑。 不要害怕回家的路遥长而难寻,明亮的月亮高悬在河对岸的山峰之南。 注释: 1. 萧疏:形容树叶稀疏。
注释: 别方功甫之天目:送别方功甫到天目山。 经年依古寺,知尔正囊空:已经一年了,你还在古寺庙中,我知道你现在没有钱。 为别秋冬际,论心山水中:为了分别,我们在山水之间谈论心事。 新霜欺病叶,残雨湿离鸿:新的霜冻欺侮着生病的叶子,残雨湿透了离别的鸿雁。 浮玉峰头月,清光似不同:浮玉峰上的月亮,月光清亮好像不同于其他地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全诗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诗句释义: 1. 一自归空寂,前因记未真。 - 自从回到空寂的境地后,过去的记忆是否真实变得难以辨别。 2. 十年馀此晤,四海更何人。 - 时隔十年,再次与此人相聚,但四海之内又有谁能与我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3. 絮袅烟中月,萍移水上春。 - 飘渺的柳絮在烟雾中舞动,水面上的浮萍随着春风轻轻移动。 4. 风吹灯夕梦,散入北邙尘。 - 夜风吹过,灯火闪烁如同梦中的景象,那些美丽的瞬间随风消散
注释: 东阿庵:地名,位于今天山东境内。 麇迹缘厓见,泉流绕砌闻。麇(ju)足迹在悬崖边出现,泉水在砌墙旁流淌。 涧花寒背日,山鼠夜啼云。山里的花儿在背阳的地方盛开,山中的小动物夜晚在云雾中鸣叫。 千岭从西折,诸峰竞北分。千座山岭从西边开始弯曲,众多的山峰争先恐后地向北伸展。 木冰呈晓玩,四绕白纷纷。清晨的木冰在阳光下嬉戏玩耍,四周环绕着白色的雪花纷纷扬扬。 赏析:
注释: 1. 下城高庵:指在山下的一座高高的庵子。 2. 花发秋无数,空香雪满庭:意思是说花开得很多,就像下着雪一样,院子里弥漫着花香。 3. 溪回双股碧,峰断两眉青:意思是说溪流绕过两座山,形成两条碧绿色的双股,山峰像人的眉毛一样被切断了两边。 4. 禅影林俱寂,经声鸟自听:意思是说树林里的禅意很安静,鸟儿也听到了佛经的声音。 5. 岩云吹欲堕,千仞立孤亭:意思是说岩上的云雾仿佛要掉下来
【解析】 题干是“赏析《峡山晓起》一诗”。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即“意象”。 “隔林清磬渐无闻,已有睛晖映瀫纹。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首联描写了早晨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隔林清磬渐无闻”,以声写色,写出了晨曦中山林的幽静;“已”字暗示出日出后的变化。“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描绘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诗人在门前扫径,为的是给白鹤留下足迹;开门只为迎接白鸥
【注释】 初寒:初春的严寒。 透疏棂:透过竹篱笆的缝隙。 败箨(tuò jié)残枝:已经枯死的树枝。箨:树皮。 还他僧宝传:请和尚把经书传给我们。宝传:佛教语,指传授经典、教义给弟子。 山农:山上的农夫。佛名经:佛教经书《佛名经》。 萋(qī)蔓草:长着青苔的野草。烟:暮霭。迷:使……迷失方向。秋蝶:秋日里飞来飞去的蝴蝶。月暗荒榛:月光昏暗,草丛荒芜。萤:一种夜间活动的昆虫。 幽葩(pā)
【注释】 1. 西湖:这里指杭州西湖,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2. 袅袅东风:形容春风轻轻地吹拂。 3. 蝶试衣:蝴蝶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好像在试穿新衣服一样。 4. 绵绵芳草:形容草地连绵不断,绿色盎然。 5. 燕争飞:燕子在空中飞翔,争相寻找食物。 6. 堤边杨柳青丝骑:堤岸上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枝条,好像有人在骑着青丝一样。 7. 水上桃花白板扉:湖面上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
诗句释义与译文: 风定泉花当涧响,雨馀山色入楼多。老僧灭却心头火,一榻松阴养太和。 译文: 微风过后,泉水潺潺作响如同山谷中的回音。雨后余晖映照的山色更加斑斓多彩,透过窗户映入我多情的眼帘。这宁静的时刻,老僧熄灭了内心的怒火,躺在竹席上沐浴在松树的阴凉之中,感受着自然的和谐之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平和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首句以“风定泉花”为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