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静照
【注释】 ①荷花杯:一种酒器。 ②紫鞚(kòng):古代妇女所乘的有彩绘鞍辔的马,这里指代女子的坐骑。 ③蝉额:蝉形的额饰。 ④虹桥:即虹桥飞跨,为桥名。 ⑤凡髻:低矮的发髻。 ⑥狼红:大红色的花,这里泛指鲜花。 ⑦小钿车:小巧玲珑的车。 ⑧看遍:观赏尽兴。 ⑨屈膝护勾栏:弯着膝盖保护栏杆上的人。勾栏:建筑的一种形式,四周用木头或砖砌成栏杆,中间是平台。 ⑩罩烟:笼罩着烟雾。银杏:银杏树。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壬午:宋高宗时建炎二年。 卸却蝉钗■翠鬟。 戴黄冠:卸去蝉钗,戴上道士所戴的黄色帽子。 拜蕉团:用蕉叶作成的圆形团子,用作供品。 一卷黄庭:《黄庭经》是道家经典,相传为黄帝所作。 长跪叩香龛:在佛像前磕头行礼。 愿作瑶台双桂树:愿像月中的桂树下一样,永远保持青春不老。 朝集凤:早晨有凤凰来集于梧桐树上,这里借喻帝王之宠幸。 暮栖鸾:黄昏时有鸾鸟栖息于高枝上
这首诗是苏轼在壬午年(1072年)创作的。诗中描述了作者午睡醒来时的心境,以及他对莺儿的观察。 我们来看第一句:“午倦恹恹欲睡,篆烟细细还烧。”这里,“午倦恹恹”形容作者在午后的疲倦状态,而“欲睡”则是他想要入睡的感觉。而“篆烟细细还烧”则描绘了窗外的景象,篆烟细长的烟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 第二句:“莺儿对对语花梢。”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莺儿在花梢上欢快地鸣叫,好像在与人交谈一样
卸却蝉钗■翠鬟。 戴黄冠。 拜蕉团。 一卷黄庭,长跪叩香龛。 愿作瑶台双桂树,朝集凤,暮栖鸾。
春色困人如梦。 紫鞚。 蝉额裹宫纱。 虹桥深处柳阴遮。 凡髻小钿车。 看遍狼红剩绿。 眉促。 屈膝护勾栏。 罩烟银杏鸟啼残。 月上翠帘间
午倦恹恹欲睡,篆烟细细还烧。 莺儿对对语花梢。 平地把人惊觉。 有恨慵弹绿绮,无情懒整云翘。 难禁愁思胜春潮。 消减容光多少
尼静照是明代诗人,她原为明宫人,后削发出家为尼姑。以下是对尼静照的介绍: 1. 生平背景:尼静照出生于明末清初的宛平,字月上或月士,原是曹氏良家女,曾入宫为宫人。她在皇宫中度过了二十五年的岁月,期间作有宫词五首。在崇祯甲申(1644年)或乙酉(1645年)之后,她选择削发为尼,并开始了她的宗教生活。 2. 艺术成就:尼静照不仅是一位宫词作家,她的诗歌创作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