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惠康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百无聊赖过零丁" - 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度过的无聊时光,"零丁"在这里形容孤独无依。 2. "遥睇中原一发青" - 通过"遥睇"和"一发青"描绘了中原大地被战火笼罩、荒凉的景象,"一发青"形容战争后景象的凄凉。 3. "避地诗人哀故国" - "避地"指的是躲避战乱的地方,"哀故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4. "渡江名士泣新亭" -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点明题目,“黄浦”即今上海黄浦江,诗人即将离任此职。颔联用典,指晋代王猛辅晋,为国出谋划策;南朝宋文帝时,谢灵运被贬永嘉后,作《拟魏太子邺中集诗》,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颈联写佛教经典,佛经中的“华严经”和佛教中的大千世界,都是佛家说法,但都与现实世界有关。尾联化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辞官后的心境。 【答案】 译文
日本京桥(即唐时之天津桥)冶春词 省识尊前旧舞腰,烟花约略忆南朝。 庾郎词赋飘零甚,虚对东风弄玉箫。 注释: 省识:记不清、不记得。尊前:指宴会的场合。 南朝(宋和齐):指南朝宋武帝刘裕至梁代末年,共历一百七十余年。这里泛指南朝时代。 庾郎:指晋诗人庾信(约450-513),字子山,一说作“庾元”,河南南阳人,曾仕西魏,入周为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其诗辞藻华丽,风格清婉。 飘零:形容飘泊无定
【注释】 逸豫谢尘事:超脱世俗的烦忧。 廓落鲜馀欢:心境开阔,很少有欢娱之情。 丝桐张高秋:琴瑟声音在秋天里高亢悲凉。 绕指鸣哀弹:琴声如同哀伤的手指一样缠绕。 急弦无懦响:急弦发出的声音没有软弱的余音。 寡和含凄酸:少有的和声中蕴含着凄凉和悲伤。 咏叹复沉吟:反复吟咏叹息。 不觉夜向阑:不知不觉到了夜晚将尽的时候。 先民赜忧患:前人的忧虑是多方面的。 所托匪一端:寄托的对象不是单一。
寓斋鼓琴涉意成咏 其三 飘飖郁归思,晨风怀北林。 佳人殊未来,何以重南金。 清商厉孤响,摇落谢芳心。 不畏霜雪盛,所悲岁序侵。 白驹皎空谷,季女饥山岑。 邈矣广陵散,悠哉梁甫吟。 玄赏谅非昔,无闷贵自今。 挥手息群动,在抱何钦钦。 释义: 我坐在书房里弹奏琴弦,琴声充满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清晨的微风吹拂着树木,我想起了北方的树林。 美丽的女子还没有来,我怎么能再弹起《南金》呢?
注释:松林中的韵事最风流,摇落江潭二十年。只要得到春衫换美酒,年年吹笛木兰舟。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对松林、江潭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还通过“摇落江潭二十秋”这一形象生动的表达,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变迁,使整首诗更富有哲理性。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注释:词人作赋哀悼骑省,王子搴舟感慨鄂君。回忆在南天湖边,花雨纷飞,美丽动人。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南天湖美景的词。词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将南天湖的美丽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忆得临波弄环佩,南天花雨落缤纷”一句尤为精彩,形象地描绘了南天湖边的美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整首词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是一首优秀的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
【赏析】 《贺新郎·送陈简庵赴泰西》是元代词人王沂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送别陈简庵赴泰西的情景,下片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勉励和期望。全词情感饱满,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王沂孙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诗句解析: 1. 老骥难甘枥:比喻志士不能安于现状,渴望建功立业。 2. 叹人生,浮沉郎署:感叹人生的起伏不定,仕途的浮沉多变。 3. 国耻匈奴犹未灭:强调国家的耻辱还没有消除
注释:我听说打桨的船夫和王令有相同的经历,很容易成为阴郁的牧之。他们的经历一样美好,只是贞元年间全盛时期并不多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潘兰史的怀念之情。诗人在潘兰史生前就非常欣赏他的诗作,对他的才华十分钦佩。然而,如今他已经去世,诗人只能通过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在诗中回忆了自己与潘兰史的共同经历,感慨时光荏苒,人生易老。同时,他也对潘兰史的才华表示赞赏,认为他的诗才如美酒般醇厚。最后
【注释】 感事:感慨世事。 披发茧足行邅(zhan)邅(zhān):步行艰难的样子。 馀子:指江南的百姓,也泛指老百姓。 戡(kān):平定。 赏析: 第一句写诗人披发茧足,行走艰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混乱的感慨;第二句写江南的百姓因战乱而哀伤流泪,表现了百姓的痛苦;第三句说眼前所见皆是百姓流离失所,大宇宙之乱何时能够平息;第四句是诗人的疑问,希望天下能早日恢复和平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