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豫谢尘事,廓落鲜馀欢。
丝桐张高秋,绕指鸣哀弹。
急弦无懦响,寡和含凄酸。
咏叹复沉吟,不觉夜向阑。
先民赜忧患,所托匪一端。
当歌发忾叹,闻乐集汍澜。
讵徒伊郁感,知音良独难。
贤圣不可作,惝恍摧心肝。
朱弦何疏越,一唱遗三叹。

【注释】

逸豫谢尘事:超脱世俗的烦忧。

廓落鲜馀欢:心境开阔,很少有欢娱之情。

丝桐张高秋:琴瑟声音在秋天里高亢悲凉。

绕指鸣哀弹:琴声如同哀伤的手指一样缠绕。

急弦无懦响:急弦发出的声音没有软弱的余音。

寡和含凄酸:少有的和声中蕴含着凄凉和悲伤。

咏叹复沉吟:反复吟咏叹息。

不觉夜向阑:不知不觉到了夜晚将尽的时候。

先民赜忧患:前人的忧虑是多方面的。

所托匪一端:寄托的对象不是单一。

当歌发忾叹:应当歌唱来表达感慨。

闻乐集汍澜:听到音乐便聚集成波澜。

讵徒伊郁感,知音良独难:哪只那些忧郁的人难以理解你。

贤圣不可作:圣贤不能作。

惝恍摧心肝:怅惘而痛苦地折磨着心肝。

朱弦何疏越:琴瑟上的红色弦线为何如此疏远?

一唱遗三叹:一曲演奏之后,留下了无尽的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写琴曲的诗。诗中通过琴曲抒发诗人内心的忧愤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首联“逸豫谢尘事,廓落鲜馀欢”,诗人以逸豫自况,表示要摆脱尘世事事,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以期达到心灵的愉悦;然而,诗人却深感内心空虚,缺少真正的欢愉。

颔联“丝桐张高秋,绕指鸣哀弹”,诗人用琴声比喻自己的心境,仿佛在秋风中弹奏着哀伤的琴曲,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

颈联“急弦无懦响,寡和含凄酸”,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琴曲中的悲凉氛围,琴声急促而缺乏柔和的余音,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苦。

尾联“咏叹复沉吟,不觉夜向阑”,诗人反复吟咏、沉吟,直到夜色将尽,才感叹自己已经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无奈和感叹。

全诗以琴曲为线索,通过描写琴曲的悲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