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
注释: 题中南佛塔寺:在南边佛塔的寺庙里。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泉水在山谷间发出悦耳的响声,仿佛从远方传来,经过重重青山之后,来到了我的柴门前。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这里地势高峻,景色优美,但人们并不贪婪,而深林中的老虎却显得威猛有力。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山间的小溪上的苔藓,侵湿了客人的鞋子;山上的积雪落入僧人的衣服之中。 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桂树的芬芳之气弥漫着整个山谷
【注释】 移病:因病请求休假。 欲成隐:意谓想要隐居。 扁舟:船身扁平。 旧居:指作者的家乡。 地深新事少:意谓由于僻处山中,所以很少听到新鲜的事。 官散故交疏:意谓官职被罢免了,老朋友都疏远了。 道直更无侣:意谓因为道路崎岖,所以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同行。 家贫唯有书:意谓家里贫穷,只有书籍可以依靠。 东门烟水梦:意谓在东门外的烟水中做梦,梦中是鲈鱼。 【赏析】 这是一首归隐诗。首联点明归隐的原因
京兆公池上作 稻香山色叠,平野接荒陂。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 坏堤泉落处,凉簟雨来时。 赏析: 这首诗是温庭筠的《京兆公池上作》,诗中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动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忧愁。首先,“稻香山色叠”一句,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稻田和青山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紧接着,“平野接荒陂”一句,通过“接”这个字
【注释】 背樯:船的桅杆。樯,船上的桅杆。灯色暗:指船上灯火已熄。宿客:旅人。 竹窗:以竹为框的窗户。竹窗雨:指窗外的竹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仿佛是雨点落在竹叶上的声音。簟(dián):竹编的床席。秋閤(guō):秋天的屋宇。木落:树叶凋零。故山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桂花溪水清:指溪水清澈,桂花飘香。 【赏析】 《送人游淮海》是一首送别的诗,写的是一个夜晚的送别情景。 首句“背樯灯色暗”
《雪二首其一》赏析 《雪二首其一》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作。诗人以“羸骖”形容马匹消瘦无力,形象地传达出雪天出行的艰难。诗句中的“林寺已疏钟”暗示着寺庙因雪而显得更加静谧,钟声稀疏,更增添了一分孤寂。 在“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诗人不仅描述了雪地中的声音,也表达了对寒冷天气的无奈感受。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雪花落在地面发出的声响,以及那细小的雪花在空中飘落的情景。
旅次盱眙县 温庭筠 离离麦擢芒,楚客意偏伤。 波上旅愁起,天边归路长。 孤桡投楚驿,残月在淮樯。 外杜三千里,谁人数雁行。 注释翻译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作品,名为《旅次盱眙县》。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具体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离离麦擢芒,楚客意偏伤。”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麦田时的感受。离离,形容麦子茂盛的样子;擢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题薛昌之所居 注释:为薛昌之的住处题写的诗。 译文:为我薛昌之的住所写一首诗。 所得乃清旷,寂寥常掩关。 注释:这里得到的是宁静、空旷的环境,寂寞的时候经常关上门窗。 译文:这里得到的是宁静、空旷的环境,寂寞的时候经常关上门窗。 独来春尚在,相得暮还方。 注释:独自来到春天还在的时候,相互欣赏傍晚才回来。
【注释】 正见寺:即正见寺。 盥秋水:洗早晨的露水。 高窗留夕阴:晚霞映在窗户上,像夕阳的阴影。 初阳到古寺:太阳刚刚升起,光芒四射地照耀着古老的寺庙。 宿鸟起寒林:鸟儿从寒冷的树林中飞出来。 香火有良愿:烧香拜佛是人们的良好愿望。 宦名非素心:做官的名声不是出于本心。 灵山缘未绝:佛教认为灵山是菩萨修行的地方,这里指佛。 他日重来寻:以后还会再来寻找。 【赏析】
东归有怀 晴川通野陂,此地昔伤离。 一去迹常在,独来心自知。 鹭眠茭叶折,鱼静蓼花垂。 无限高秋泪,扁舟极路岐。 【注释】 晴川:晴空的湖面,泛指湖泊。野陂:野塘、小池塘。此二句写诗人东归时的所见所感。 一去:自从离开这里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鹭眠:鹭鸶栖息。茭(jiāo)叶:一种水生植物,茎干可编篮。折:断。 扁舟:小船,泛指船。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的景象。 【译文】
细雨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 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译文: 我独自站在高台上望着秋天的细雨,它使炎热逐渐消退而变得凉爽。 放眼望去只见鸟儿频繁地飞入树丛中消失,片时的功夫天空中的云彩又变得轻薄起来。 池塘中的浮萍张开了叶子又合拢了,山上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发出响声。 我像一位来自楚国的旅人一样在秋天的江边眺望着远方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