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释: 1. “箨落”指的是竹笋脱去了外壳。 2. “长竿”指的是新竹。 3. “削玉开”形容新竹如同碧玉一样光滑细腻。 4. “母笋”指的是较大的竹笋。 5. “龙材”比喻这些竹笋非常优秀,有非凡的潜力和价值。 6. “更容”意味着很快。 7. “抽千尺”形容竹子生长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的翻译,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的内容、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等。 “玉壶银箭稍难倾,釭花夜笑凝幽明”,意思是:玉壶银箭稍稍有些倾斜,灯花在夜晚绽放而含笑。“玉壶银箭”,是说天长似玉壶,地长似铁箭。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来写时间之长,暗示时间的流逝之快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贺,他被誉为"诗鬼"。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下面是逐句释义: 公莫舞歌 - "公莫舞"可能是指不要跳舞的意思,而"歌"则是指唱歌。这里可能是说不要过度饮酒,保持清醒的头脑。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栏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芒砀云端抱天回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1. 秋来 - “桐风”指的是秋天的凉风,“惊心”表示这种凉风触动了作者的心弦,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壮士苦”则表达了作者面对这种天气变化时的心情,可能是孤独、忧郁或坚韧不拔等。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对湘妃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 首联“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洞庭湖的明月照耀着辽阔的水面,凉风拂面雁儿在高空鸣叫,天地相连。这两句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色。 颔联“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九节菖蒲在石上枯萎死去,湘君弹奏古琴来迎接湘君。这两句写九节菖蒲被风吹落的情景和湘君弹琴欢迎湘君的画面。 颈联“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诗句: 洛姝真珠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译文: 洛城的佳人真美丽,宛如珍珠般璀璨。 她的美貌犹如洛苑的花香,飘逸飘忽,令人陶醉。
解析这首诗《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九月》需要逐步理解每一联的含义和意象,并结合李贺的创作风格进行赏析。 1. 离宫散萤天似水:描绘了秋夜天空中闪烁的萤火虫如流水般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2. 月缀金铺光脉脉:月亮的光芒洒在金铺上,形成了流动的美丽光影,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消逝。 3. 凉苑虚庭空澹白:描述了凉亭庭院在月光下显得空旷而纯净
诗名: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 原文: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迁龙辔。 译文(注释版): 皇帝重光,岁月又逢良辰。七十二个节气循环往复。天官用玉制管乐器演奏,但余音仍在空中回旋。今年与明年似乎相差无几,仿佛时间在此时停滞。王母娘娘将桃子移植到皇宫献给皇帝,象征着祥瑞。羲和、和氏二人均驾着龙车,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诗句释义 1 雕玉押帘额:雕刻精美的玉石用于装饰帘子的边缘,使其更加华丽。 2. 轻縠笼虚门:轻盈的纱帘覆盖着虚掩的门,营造出一种幽雅的氛围。 3. 井汲铅华水:用井水汲取并过滤出清澈的水来洗涤衣物,这里的"铅华"指化妆品,强调水质之纯净。 4. 扇织鸳鸯纹:用扇子上的图案(可能是绣制的鸳鸯)编织出复杂的花纹,显示工艺之精美。 5. 回雪舞凉殿:像雪花一样轻盈地飞舞,在清凉的殿宇中翩翩起舞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七月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 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 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注释: 1. 星依云渚冷:星星像是落在云中的岛屿一样,显得格外的冷清和孤寂。 2. 露滴盘中圆:露水如同珍珠般在盘子中滚动,晶莹剔透。 3. 好花生木末:好的花生米被撒在木头屑上,形成一种美味的食物。 4. 衰蕙愁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