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烧药图 诗句释义: 1. 人来种杏不虚寻,仿佛庐山小径深。 - “人来种杏”:有人来种植杏树。 - “不虚寻”:不是徒劳寻找。 - “仿佛庐山小径深”:好像庐山中小径很深。 2. 常向静中参大道,不因忙里庆清吟。 - “常向静中参大道”:经常在安静中参悟大道。 - “不因忙里庆清吟”:不是因为忙碌之中而庆祝诵读的清诗。 3. 愿随化雨之春泽,未许云间一片心。 - “愿随化雨之春泽”
【诗句翻译】: 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注释】: 1. 一世歌:一首反映人生哲理的诗歌。 2. 人生七十古来少:人生七十岁已经是高龄了
无题 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巨笔着文章,死亦鬼雄。 注释:有勇气承担道义重任的人,活着时就是豪杰。用巨笔书写文章,死了也如同鬼一般威武。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英雄气概的诗篇。诗中以“铁肩担道义”形容英雄人物,强调他们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接着以“生为人杰”来称赞这些英雄人物,意味着他们在一生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品质。最后一句“巨笔着文章
【注释】 1. 桃花浪:桃花水。 2. 锦层层:形容水面如锦绣一般。 3. 勤尔:勤快的你。渔郎:捕鱼人。罨(yǎn):用草席等遮盖,这里指覆盖鱼网。 4. 鳞甲变:鲤鱼鳞片上的花纹变成鳞甲了。 5. 龙门:指黄河龙门一带,是产鲤鱼的地方。蜚腾:腾飞、飞跃。 【赏析】 此诗描绘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赞美勤劳捕鱼人不畏春寒、捕捉大鱼的美好品质。全诗写景与抒情相融,富有情趣,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注释: 柴门深掩,雪景一片洁白。榾柮能清此夜长,意思是榾柮(木炭)能消除寒冷的夜晚。 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意思是这是诗人最安宁的地方,这里只有我一人,没有喧嚣,只有安静地读书、写作。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个冬夜宁静的画面,诗人在柴门深掩的屋内,独自阅读诗文,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与宁静。柴门深掩,意味着诗人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只有雪景和书籍陪伴着他。 榾柮能清此夜长
【注释】 秋千荡舞:指女子荡秋千,荡着秋千。娇娜: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身姿苗条、容貌秀丽。云平:像云一样平。 咯咯笑(kē kē xiào):象声词,笑声.郎仰面:男子仰望女子的腰身。竹林深处:指女子居住的地方。唤小名:呼唤女儿的小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中少女生活的诗。首句写少女荡秋千之态;二句写少女之美;三句写少女之悦人
注释:山居客人来访,红树黄茅的家乡显得格外宁静,太阳高山上传来犬吠声。村里人正在开会讨论事情,定是因为有人来借花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山居主人热情好客的情景。首句以红树、黄茅和野老三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面,使人仿佛置身其中。第二句通过“日高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幽静氛围。第三句“合村会议”则揭示了主题,说明主人之所以热情接待客人,是因为他们正在讨论借花种的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乡关阴少悠悠思,立马边山看雁飞。”这两句诗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黄叶玲珑映落晖,木绵新补旧征衣。”意思是:树叶金黄而透明,在落日的余晖中闪烁;棉絮洁白如雪,修补着破旧的衣衫。这两句写景,描写了秋日黄昏时分,树叶金黄透明,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闪烁;棉絮洁白如雪
【注释】 廿四首:指《题画·雪景》二十首诗。 雪压:被雪压迫。 江村:指江南水乡。 园林:泛指庭院、花园。 玉花攒:形容树上挂满了如玉般洁白的雪花,像花朵一样密集。 急须:急需。 沽酒:买酒。 清冻:冰结。 疏梅:稀疏的梅花。 唤客看:吸引客人来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水乡在大雪覆盖下的景象:大雪将整个江村都压得低下了头,形成了一幅“阵作寒”的画面;而那些树木上的积雪如同玉花一般密集
【题解】本诗为杜甫《题画》组诗之第二首。诗中以“劳劳”形容劳动之辛苦,以“沤成茧未缫”形容麻农的辛劳,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劳动妇女纺纱、浆纱、织布的全过程。诗中用“又是一番春计”来指代农事活动的进行,而“瓦盆儿女共村醪”又表现了农家的淳朴民风,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农村风俗画。 【注释】①劳劳:勤勤恳恳的样子。②沤:泡。蚕吐丝作茧,其上生虫,故谓之蚕。③缫(shāo):把熟蚕的茧线抽出来,制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