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生卒年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一节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节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九节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八节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七节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六节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
的《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作品,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 《鱼我所欲也》原文 鱼之乐 鱼所以贵者,在能离渊而无所惧故也。人之所以有志者,在得其所好以养其性也。若夫禽兽之类,但求食而已矣,何尝有知?何尝有爱? 吾闻于师襄子曰:“古之人常藉山水以寓情。”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鱼之义 鱼所以贵者,在能离渊而无所惧故也。人之所以有志者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五节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节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节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