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注释】 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田太守:指田弘正,时任荆南节度使;司马卢溪:即卢元僖,时任荆南判官。席:坐席,筵席上。五溪:指沅、溆、辰、巫、武等五条河流。清晖:明亮的光辉;清晖远:比喻山水景色秀美如画。一逐臣:一个被贬谪的官员,这里指卢元僖。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荆南(今湖北宜都)任上,送别荆南节度副使田弘正在武陵(治所今湖南常德)作的一首七律。 首联写饯别的场景。“诸侯分楚郡”
王昌龄的《题灞池二首》是一组富有意境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渔者的劳作生活,传达出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沉感慨。下面将一一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开门望长川:诗人推开门,远眺宽阔的河流。 - 薄暮见渔者:傍晚时分,诗人在河边遇见正在捕鱼的渔者。 - 借问白头翁:诗人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询问。 - 垂纶几年也:老人回答,他钓鱼已经好几年了。 2. 译文: - 开门望长川:我打开了门
【释义】 在关城,榆叶已经早生疏黄,黄昏时分战云弥漫古战场。 请求回军掩埋阵亡将士的遗骸,别让士兵为失去亲人而哭泣。 【注释】 “表请”:指上奏皇帝要求回军。表,上奏文书。 “莫教”:不要让。 “龙荒”:指边荒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首句写景,关城的榆叶早生疏黄,日暮时分战云弥漫,古战场上一片凄凉景象。二句写情,作者希望上奏皇帝,要求回军掩埋阵亡将士的遗骸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郭司仓的深情厚意。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门口的淮河水面泛着绿色的波光,就像在挽留骑马离去的主人一样。这里的“映门淮水绿”形象地描绘了淮河的水色和景色,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而“留骑主人心”则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痛苦。 -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
【注释】 苍深翠浅:指云雾、山峦的深浅不一。瀑布峥潺:形容瀑布声如雷霆轰鸣。岂谓讥秦始:难道是讥笑秦始皇(秦始皇曾下令在咸阳建阿房宫,筑皇陵)爱山。一炬:一把火。机:指机关、机枢。紫霄:紫微。古代以紫微垣为天帝所居,此处借指帝王。晓云间:早晨的云层间。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景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句写云雾缭绕、山峦起伏;次句写瀑布声如雷鸣
```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注释: - 【仗剑行千里】:拿着剑,行走在千里之外,形容诗人的豪迈和冒险精神。 - 【微躯】:微小的身体,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地位卑微,但志向远大。 - 【敢一言】: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 【曾为大梁客】:曾经作为魏国(战国时魏都,今河南开封)的客人,这里比喻诗人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外地漂泊。 - 【不负信陵恩】
注释: 客人的心境仍在楚国,江馆又临湘水。 离别之情猿鸟都外,天寒桂水更长。 赏析: 本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首句“客心仍在楚”,说明诗人的客居之心仍然在楚国,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次句“江馆复临湘”,则描绘了诗人身处江边宾馆,再次面对湘江之景。第三句“别意猿鸟外”,则将离别之情比作猿猴鸟儿之外,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尾句“天寒桂水长”,则是诗人对桂林景色的描绘
诗句释义: 1. "月昃鸣珂动" - 月亮已偏斜,车马声和鸣响的马络头在月光下显得分外响亮。这里的“鸣珂”形容马蹄声和铃声,而“月昃”则指月亮偏斜,通常用来描述夜晚或清晨时分。 2. "花连绣户春" - 花朵与精美的门帘连成一片春天的景象。"连"字描绘出花朵连绵不断的样子,"绣户"则是指精美的门帘,常用来象征富贵与优雅。 3. "盘龙玉台镜" - 玉台上放着一个雕刻有龙纹的铜镜
注释: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这两句诗描绘了庭院中棕榈树繁花似锦的景象和闲居房间内长满苔藓的景致。棕榈花象征着富贵与繁荣,而苔藓则给人以宁静与古朴的感觉。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领悟,即世间万物皆有其道,无需多言即可明悟。同时,诗人还闻到一种超凡脱俗的香味,这种香气来自禅宗的修行者所散发出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注释: 枫林已经让我感到愁苦,楚地的水又使人感到悲伤。 离别之后冷清的山中的月亮,清幽的猿声不断传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朋友送别时所写。诗人在送别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自己希望友人早日回归的心愿。全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