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瀚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解答时可从内容、手法和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考生要熟悉诗歌的常见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抑扬顿挫等)和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联想、衬托等)。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并赏析。考生在作答时要首先明确每一句诗的含义,然后分析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最后再对全诗进行分析。 “只手挽乾坤,至今日生荣死哀,公真无恨”
【诗句释义】 师门相业,常在九州,惟公西使归槎,独恢张海外名 - 师门:师门,是古代对师长或老师的敬称。相业,表示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诲与期望。师门相业,即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常在九州:九州,指中国的广大地区,也泛指国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常常存在于中国的广大地区。惟公西使归槎:惟公,指曾纪泽。西使,是指曾纪泽作为使者出使外国的经历。归槎,是指归来的船桨
诗句解读与赏析第一联:“弟兄勋业冠中兴,溯茅土分封,二十年江左哀思” - 弟兄勋业冠中兴: 这里提到的曾国荃是曾国藩的部下,因战功显赫而被誉为“兄弟”,显示了他们在军事上的成就。 - 溯茅土分封: “溯”表示追溯过去,“茅土”指的是帝王赐给功臣的土地或权力的象征,这里指曾国荃等功臣被授予封地。 - 二十年江左哀思: 江左通常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这里特指南京,因为这里是金陵,也是曾氏家族的发源地
【注释】 论交:交往。垂四十年:即四十余年,指郭嵩焘与作者相识相交已四十年。沆瀣(hàng xiè)同舟尊节府:意为与郭嵩焘结为朋友,如同共饮沆瀣,共同尊崇节操清廉的朝廷官员。沆瀣,传说中两种气味甘美可饮用的玉液。同舟,比喻共事或同行。尊节府,尊,敬重;节府,指廉洁的朝廷。节府清廉,故用尊字修饰。 读书过三万卷:意指读的书很多,数量上超过一般人。三万卷,泛指大量的书籍。优游晚岁作经师
【注释】 挽刘典联:这是一副哀悼刘典的挽联,刘典是明朝末年一位有才干的将领,曾参与过抗清战争。 儒生奋起领戎行:儒生,指读书人,这里指刘典;奋起领戎行,指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抗击外敌的斗争中。 绩著东南,百战常擐金锁甲:绩(ji)著,功勋卓著,这里的“绩”字是动词,有“建立功勋”的意思;百战常擐(huàn)金锁甲,意思是在多次战斗中常常身穿金锁甲,这里的“擐”字是动词,有“穿、戴”的意思
【注释】 豫州:古地名,今河南汝阳一带。刘并州:刘琨,字伯伦,晋朝时期著名将领。刚:指刚毅果断。击楫中流:指在江中鼓桨而歌,抒发壮志。旧雨凋零:昔日的同僚或友人已经去世。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功名:指事业成就。师:尊师。友:友善相处。昔时同泽:过去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衡云黯澹:比喻心情沮丧,意志消沉。望衡:仰望北斗星,比喻思念之情。中兴人物:指中兴之主,指恢复中原的君主。 【赏析】:
注释: 碧亚栏边,正酒熟香温,隔墙初透初三月:碧亚,是南宋时杭州西湖的一个地名。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的名胜之一。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碧亚亭的栏杆旁,正好是酒熟香温的时候,隔墙初透出了初三月亮的光芒。 绿荷丛里,有珠帘画舫,携客来尝六一泉:绿荷丛里,是荷花长满的草丛之中。珠帘画舫,指的是装饰华丽如珍珠的船。携客来尝六一泉,这里的"六一泉",是指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题写的"六一泉"泉水,传说喝了可以明目
儒生奋起领戎行,绩著东南,百战常擐金锁甲; 丞相出师劳赞画,图恢西北,一星遽陨玉门关。
李瀚章是清代诗人。 李瀚章生于1821年,字筱泉,亦作小泉,晚年自号为钝叟,他的谥号为“勤恪”,后人尊称他为“李勤恪公”。他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合肥市瑶海区磨店街道祠堂郢村),这一地理位置对于他个人的生活及文学创作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父亲李文安曾官至刑部郎中,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家族背景深厚,为李瀚章的仕途提供了有利条件。 李瀚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
李瀚章是清代诗人。 李瀚章生于1821年,字筱泉,亦作小泉,晚年自号为钝叟,他的谥号为“勤恪”,后人尊称他为“李勤恪公”。他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合肥市瑶海区磨店街道祠堂郢村),这一地理位置对于他个人的生活及文学创作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父亲李文安曾官至刑部郎中,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家族背景深厚,为李瀚章的仕途提供了有利条件。 李瀚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