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 - 诗句解析:描述军队的出征和士兵的准备状态,“节使”指的是朝廷派出的军事指挥官,“横行”形容其行动如行走无阻,“鸣弓擐甲”描绘了士兵们紧张严肃的备战状态,而“羽林儿”则指年轻且训练有素的士兵。 - 赏析:这句展现了军纪森严和士兵们的高昂士气,体现了古代边塞诗中常见的英雄主义色彩。 2.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满寺枇杷冬着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注释:满寺的枇杷树在冬天依然开花,老僧人相见时都穿上了袈裟。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里寺庙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老和尚的尊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感慨。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注释:汉武帝时的汉王城北面刚刚下过雪,而韩信曾经驻守过的台西侧,太阳即将落山。 注释:这里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韩信破楚之战
注释:野寺荒凉,古木凋零,晚景凄凉,寒天肃杀。空阶上留有鸟儿的足迹,就像当年苍颉造字时的一样。 赏析:此诗描写了三会寺苍颉造字台的荒寂景象和岁月变迁带来的感慨。首句“野寺荒台晚”写出了寺庙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二句“寒天古木悲”则是对古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三句“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追溯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注释】: 叹白发 白发生偏速,交人不奈何。 今朝两鬓上,更较数茎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抒情诗。首句起笔直抒胸臆:“白发生偏速”,即年岁渐增,头发变白,感叹之至。次句“交人不奈何”表明对这种无可奈何的岁月流逝无能为力的心情。末二句“今朝两鬓上,更较数茎多”写自己的形象,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凉情绪。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诗句释义】 1.柳亸莺娇花复殷:杨柳垂下,黄莺啼鸣,花儿盛开鲜艳。 2.红亭绿酒送君还:红色的亭子,绿色的美酒,为您送行。 3.到来函谷愁中月:你回来的时候,我在函谷关的月光下感到忧愁。 4.归去磻溪梦里山:回去后,我在梦中梦见了磻溪。 5.帘前春色应须惜:窗帘前的春天景色应该珍惜。 6.世上浮名好是闲:世上的名誉都是虚幻的东西,最好是什么都不要。 7.西望乡关肠欲断:向西看
注释:诗题是“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意为在云端之上的南峰眼上人的书房中诵读佛法经书。 结宇题三藏,焚香老一峰。 建筑了房舍,题写了三藏经文;焚香祭奠了高僧,使他长寿安康。 云间独坐卧,只是对山松。 独自在云间坐着或躺着,只是对着山上的松树沉思冥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云间修行的场景,通过描写僧人的生活和修行方式,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虔诚信仰和追求真理的决心。同时
【注释】: 使君:对太守的尊称。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严河,即严光,字子陵,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曾任谏议大夫,后辞官隐居。河南,地名,在今河南省禹县西南。天明:拂晓。莫辞:不要推辞。胜昔时:胜过从前。 【赏析】: 《寄声报尔山翁道》,是一首写诗人与好友严光(字子陵)告别之作。诗中描绘了严河赴任前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其离去所发出的感慨之情。 首句“娇歌急管杂青丝”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迥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阪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 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注释:渭城的春风刚刚掠过,细草和新开的花被踏得泥土飞溅。秦岭山中的女儿峰上,还未消融的积雪依然清晰可见,而胡公谷的山坡上,太阳已经低垂。看到自己满头的白发,不由得羞愧起来,因为自己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官,没有俸禄。曾经离别了家乡青山
【注释】 ①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青海境内。 ②君:指裴子。 ③直上天山云:意谓裴子骑马直上云霄。 ④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二句写醉后未能分别,待酒醒时才去送行。三、四句写送别的情景。作者看到朋友骑着马走远了,便直上云霄,仿佛自己也飞入云端,与友人同行。全诗以“醉”字为线索,从醉写到醒,又从醒写到醉;从眼前写到想象,又从想象回到现实。这样层层推进,使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此句要注意“缩”字,是“收缩、缩小”的意思;“赊”字,是“延长”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用五粒松花酒招待你,这是双溪李道士的家。只有求得地的收缩,乡路不要延迟。 【答案】 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赏析: 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景,三句写人。诗人先从酒入手,以“松花酒”为线索引出了主人,又以“松花”为线索写出了主人家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