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翻译并赏析,注意重点字词的含义。 “赵仙”指唐朝诗人赵嘏(gǔ)。“罢使还京”意思是:从北方边陲回到京城。 “白发轮台”:指诗人年老,鬓发斑白。“竟不成”:终究没有实现。“边功”,边关的功勋。此句说边关的功勋最终也没有完成。 “云沙万里地”,指沙漠浩瀚
注释: 郡斋平望江山:郡斋,指官署的书房,平望,即平坦而远望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站在郡斋中眺望远方,只见水路东连楚地,人烟北接巴地。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意思是说江流向东可以通向楚国,向北则可以通向巴国。 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四周的群山环绕着这个小小的县城,明亮的月光洒在千家万户。 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庭院中全部种满了橘子树,花园里一半是茶树。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春天的水池满又宽,晦日节令耐邀欢。 月带虾蟆冷,霜随獬豸寒。 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 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晦日:指农历月末,即月底。 陪侍御:陪奉皇帝出游。 泛:游。 北池:洛阳北宫之池。 春池满复宽:春天的池塘水满且宽阔。 晦节耐邀欢:在晦日节令能邀得欢乐。 月带虾蟆冷,霜随獬豸寒:月光映照下的蛤蟆显得寒冷,霜打獬豸也感到寒冷。 水云低锦席:水面上飘荡着如锦绣般的云雾
译文: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红亭飞出鸟之外,骏马拴在云之上。 万岭窗前如屏障,千家门前如手掌。 开启瓶酒色泽嫩,踏着地面树叶声。 为了逼霜台使者,重裘也感到寒冷。 注释: - 虢州:古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 - 西亭:指宴会场所的亭子。 - 端公:指唐朝官员,通常负责宴会的组织与管理。 - 宴集:指举行宴会。 - 红亭出鸟外:形容亭子建得高,好像鸟儿飞出来一样。 - 骏马系云端
注释: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在渼陂中与鄠县的源少府一同泛舟。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把酒装进酒壶里,随着天色一起进入水中,水凉得让人难以沉醉。 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微风吹拂,使县城周围的景色显得更加清澈,云山也在洗涤后焕发出新的生机。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吹起笛子惊动了白鹭,放下钓竿让红鲤鱼跳出水面。 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看到你公务之余来到这里游玩,心中很是可怜。 赏析:
【注释】 梁州:词牌名,这里指词作。陪:陪伴。行军:即节度使。龙冈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是当时著名寺院。使:使者。赵行军:指唐代宗时期的节度使赵惠仙。粉署:指官府文书。郎:官名。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歌声和笛声都消失了,江边也没有鸟叫,岸边只有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月光映照在水面上,波纹荡漾;滩上的水声,像波浪一样撞击着太阳落山的余晖。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诗句: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 译文:西面的敌军已经被全部肃清,接下来哪里还有战事需要我们亲自出征?在幕下的时候,大家都是无事可做,而在军中治理事务,政治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座中参差的是不同的语言和风俗,音乐也是各种不同的风格混合在一起。 注释:“虏”指敌人,“何方”指什么地方,“专征”即专门征伐。“幕下”指军队的指挥部,“无”同“毋”,表示禁止、阻止的意思。 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䍠。 - "细管"指的是小酒杯,"青丝"可能是指细丝般柔滑的酒液。"千杯倒接䍠"形容喝酒的速度之快,几乎在一眨眼之间就能喝完一杯。这两句描绘了宴席上饮酒的情景,酒量好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喝掉大量的酒。 2. 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 "军中"指军队中的宴席或聚会,"乘兴出"表示趁兴致外出游玩。"海上纳凉时"则可能是说在海边纳凉,享受凉爽的海风
【注释】: 陪:陪同。使君:州郡长官的尊称。东郊:指洛阳的东郊,即洛阳城外。太守:州郡之长。拥朱轮:手持车辖(车轮上套有红缨),为古代高官的标志。物候新:万物萌动。莺声:黄莺的鸣叫声。随坐啸:随着车子行走而发出的声音。柳色:柳树的颜色。唤行春:使人感到春天已到。谷口:地名,在洛阳附近。云迎马:云彩迎着马车而来。溪边水照人:指溪流映照着行人。郡中:指作者所任职的地方。佐理:辅佐治理。何幸:很荣幸。
这首诗是诗人在鄠县与当地官员们一起泛舟赏月的夜晚所作。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这里的“万顷”指的是广阔的水面,而“千寻”则是指高耸的树木,形容月光下的景色如同一幅画卷般美丽。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 这里的“闲鹭”指的是停歇在岸边的鹭鸶,它们被箫管的声音所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