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
【注释】 解维:解除系船。 秣陵:古县名,在今江苏南京。东:指江的东岸。 二年辛苦烟波里:指两年来奔波劳碌,在茫茫烟波中度过。 风姿似钓翁:指像渔翁那样悠然自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一次归途中所作。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余辉下解开帆篷,驶向江岸的景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这两年里,经历了许多艰辛困苦,但最终却赢得了如同垂钓老者那样的闲适与从容。全诗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慨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名句默写与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文意,再根据语境写出诗句,最后再通读一遍,看有没有字词错误。本题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𡵻㟍、仙吏、蒙蒙。 【答案】 (1) 白云红树𡵻㟍东,名鸟群飞古画中。 (2) 仙吏不知何处隐,山南山北雨蒙蒙
官庄 谁氏园林一簇烟,路人遥指尽长叹。 桑田稻泽今无主,新犯香醪没入官。 注释: 1. 谁氏园林一簇烟:是谁家的园林烟雾缭绕?谁氏,指谁家。园,这里泛指庭院。烟,指烟雾缭绕。2. 路人遥指尽长叹:行人远远地指着园林,发出长长的叹息。3. 桑田稻泽今无主:如今那片桑田和稻田已经没有了主人。4. 新犯香醪没入官:有人刚刚偷了这庄园里的美酒,被官府没收了。5. 赏析
诗句原文: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译文注释: 1. "望阙路仍远":望着皇宫(阙门)的路还很远,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深深思念。阙门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通常也指代朝廷。 2. "子牟魂欲飞":我仿佛看到了儿子牟(古代的一种神名,常被用于表达怀念之情)的灵魂在飞翔。这里的"牟"可能暗指自己的亲人或朋友。 3.
建昌渡暝吟 赏析唐代诗人韦庄诗作 1. 月照临官渡 - 月光照耀下临官渡 - 表达诗人夜晚独行之感 - 描绘江边景色与乡愁交织情景 2. 乡情独浩然 - 抒发对家乡深厚情感 - 描述远离故乡孤独心境 - 体现诗人内心世界复杂 3. 鸟栖彭蠡树 - 描写鸟儿栖息彭蠡树上 - 表现自然和谐宁静景象 - 寄托诗人对美好时光回忆 4. 月上建昌船 - 描绘明月映照建昌船场景 - 营造静谧夜晚氛围感 -
诗句释义 1 新春新霁好晴和:新年的开始,天气晴朗和煦。 2. 间阔吾师鄙怪多:我与大师的距离感,感到他古怪。 3. 不是为穷常见隔:不是因为贫穷才见面少。 4. 祇应嫌醉不相过:只因为喝醉了,所以不经常来访。 5. 云离谷口俱无着:像云一样飘浮在山中,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 6. 日到天心各几何:太阳照到了天上,时间有多少? 7. 万事不如棋一局:所有的事都比不上一盘棋。 8.
【注释】咸阳县:今陕西咸阳市。渭川:指渭水。雁行斜去:雁群斜飞而去。 译文:乌云聚集如野兽出山,细雨和风填满渭水两岸。整日笼罩在朦胧之中,没有看到任何景物。雁阵斜飞而去,形成连绵不断的长队。 赏析:此诗写景生动形象,笔触细腻,意境深远。诗人登咸阳县楼望雨,见乱云密布,细雨蒙蒙,满目皆雨,而不见晴空。然而,诗人却从这“无所见”中领悟到一种境界。那“尽日空蒙”,正是作者所向往的境界。这种境界
【注释】 何用:哪里需要。六祖: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世称六祖。传心印、读藏经:禅宗认为佛性本有,只要“顿悟”,便可得道。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述其学佛的经过和体会。诗人说:“我哪还需要辛勤地去礼佛啊!”他自谦地说,自己没有获得什么真知,只是从六祖惠能那里得到一点“心印”。他想到,六祖是禅宗第六代祖师,而禅宗认为佛性本有,只要“顿悟”,便可得道。所以,他怀疑自己“从来读藏经”是否真能得到“真理”
【注释】野童:指隐士。乱搔:杂乱地抓挠。蓬发:指野人的白发。笑看人:讥笑别人。中兴:指唐朝,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时,宦官专权,政局动荡,诗人借以讽刺那些不问国事、只顾私利的朝官。社稷臣:指宰相,即国家重臣、朝廷大臣。 【赏析】此诗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和钦慕之情。全诗四句,前两联写其无拘无束的本性和闲适的生活情趣;后两联写其淡泊名利
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 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许浑诗歌的魅力。"江南才子许浑诗"开篇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字字清新句句奇"则表达了诗人诗歌的独特之处。"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则是诗人对作品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价值无法估量,而自己也只是徒劳地模仿。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创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