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 朝朝沉醉引金船,不觉西风满树蝉。 光景暗消银烛下,梦魂长寄玉轮边。 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 明月客肠何处断,绿槐风里独扬鞭。 注释: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绛州,即山西洪洞县;郑尚书,即指郑余庆,曾任宰相;献,指进献诗赋。这首诗是诗人在绛州夏日作的,献给了当时的执政大臣郑余庆。 朝朝沉醉引金船:每天沉醉于美酒之中,仿佛是在船上引舟前行。金船,指用金子装饰的船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分析,最后给出自己答案。 本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中写友人从江南到塞北,在途中分别的惆怅之情。首联“江南相送君山下,塞北相逢朔漠中”写江南送别友人,友人由江南出发;塞北相逢
《出关》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清代诗人徐兰之手。此诗描述了一幅壮阔的边塞景象,同时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下面是这首诗: - 马嘶烟岸柳阴斜:描述出征将士在出关时的情景,马嘶声与远处烟雾缭绕的岸边,以及柳树的阴影斜斜地映照在地面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东去关山路转赊:表达了将士们面对未知路途时的心情,道路漫长且曲折,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到处因循缘嗜酒
注释: 辛勤曾经寄托在玉峰前,一别云溪二十年。 三径荒芜迷离竹树,四邻凋谢变成桑田。 渼陂可能是当时的旧事,紫阁只有空余的旧日烟雾。 许多混乱的时期无处询问,夕阳吟唱完毕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自己在云溪的辛勤付出以及与渼陂有关的旧事,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首联“辛勤曾寄玉峰前,一别云溪二十年。”诗人回忆起他在云溪的辛勤付出,那时他曾经寄寓在玉峰山下
下面是对《病中闻相府夜宴戏赠集贤卢学士》逐句的翻译: 第一句"满筵红蜡照香钿,一夜歌钟欲沸天。"意在描绘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满座宾客围坐,红色的蜡烛照亮了华丽的香妆,夜幕下歌声悠扬,似乎要沸腾起来。 第二句"花里乱飞金错落,月中争认绣连乾。"则转入夜晚的描写,花朵间飘散着金色的花瓣,月亮下人们争相辨认出精美的绣品。 第三句"尊前莫话诗三百,醉后宁辞酒十千
过樊川旧居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 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注释: - 却到:再次来到 - 樊川:即长安附近的樊川别墅,这里代指作者的居所。 - 杜陵:地名,今在西安附近,是古代著名的诗人杜甫的墓地。 - 应刘: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 - 稽阮:指晋代的嵇康和阮籍。 - 横笛:指古时的横吹笛子
却到山阳事事非,谷云溪鸟尚相依。 阮咸贫去田园尽,向秀归来父老稀。 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 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首句“却到山阳事事非”,意味着诗人返回家乡时,发现一切都已改变,不再如以往那样美好。 2. 诗意解析:这里的“山阳”可能指的是一个曾经熟悉的地方或家族的故乡。诗中的“事事非”表达了诗人对于变化中家园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旧。
这首诗是杜甫的《有客》,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投寄旧知 - 向老朋友寄去我的思念和问候。 2. 却将憔悴入都门 - 但我已经变得疲惫不堪,只能走进都城(长安)的大门。 3. 自喜青霄足故人 - 我为自己能在青云之中找到老朋友而感到骄傲。 4. 万里有家留百越 - 尽管我在遥远的异乡,但我仍然在百越之地留下了自己的家。 5. 十年无路到三秦 - 已经十年没有机会回到三秦之地了。 6.
绥州作 雕阴无树水难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注释】 1. 雕阴:指山岩的凹陷处。 2.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呈方形或圆形的小土墙。 3. 暮烽:傍晚时放烟为烽火报警的信号,也泛指烽火。 4. 扶苏城:即今陕西咸阳市东的秦岭北麓。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
【注释】 萍:浮萍,随风飘浮。缨:帽带,这里指头巾。 贵想豪家月最明:富贵人家,月光最为明亮。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暂且举杯畅饮,大笑开怀,我虽然年岁渐老,但应该看到国家政治清明,国运昌盛。 【赏析】 《寄东吴生》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两句写自己与东吴生分别十年,各自奔波忙碌,如今白发苍苍,重又相逢,却只是泪眼相视。颔联两句写自己已到暮年,不知道春天花朵如何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