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谦
【诗句释义】: 承平(指太平盛世),而后少殊勋,惟明公偃武修文。 北卫幽燕,西振秦晋,东控岭表,南奠江淮,作砥柱于中流,靖波涛于海外,万家生佛,咸歌棣萼联辉,爱人如有容焉,看犹子乍经归葬,父老尚感泣追思,矧民力维艰,忽失慈云护三省; 道义之交在真契,况下走言情略分,始识河朔,既瞻京师,继遇池阳,终谒钟阜,结同心为群纪,附坦腹为婚姻,两载备员,复荷藻芬逾格,知己可无憾矣,愿厥孙共念贻谋
【注释】 挽:悼念。纪泽:即曾纪泽,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重要外交家,历任出使大臣。联:对联,一种文学体裁。 【赏析】 此诗是哀悼曾纪泽的挽诗。首句“不为管夷吾”暗用孔子称赞管仲的话,意指曾纪泽虽为晚清重要外交家,但未能做到管仲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二句“是谓孔文子”引自《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话:“文不在兹乎?武不在兹乎?”意为:难道孔子不重视文章吗?第三、四句“父书能读”
沈守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其诗作《挽曾国荃联》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关于沈守谦的介绍: 1. 生平背景 - 家世与早年:沈守谦,字去矜,号东江子,生于明末清初的浙江仁和。他自幼聪明颖慧,六岁时便能辨识四声,显示出过人的天资。在长年累月的勤学苦读中,他尤其热衷于诗歌创作和古文研习。 - 身份转变:在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后,沈守谦选择入清,并转而从事医学事业,以医为业
沈守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其诗作《挽曾国荃联》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关于沈守谦的介绍: 1. 生平背景 - 家世与早年:沈守谦,字去矜,号东江子,生于明末清初的浙江仁和。他自幼聪明颖慧,六岁时便能辨识四声,显示出过人的天资。在长年累月的勤学苦读中,他尤其热衷于诗歌创作和古文研习。 - 身份转变:在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后,沈守谦选择入清,并转而从事医学事业,以医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