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上章
诗句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王龙光的作品,名为《和百苦吟原韵·其九十九·旧游》。诗中描绘了作者对过去在金陵南会稽的旧游之地的思念。以下是逐句释义: 1. “东泛金陵南会稽,张帆旧约草萋迷。” - 这是诗人回忆起他曾经在南京南部的会稽山与朋友约定的场景。"东泛"指的是向东航行或旅行。"金陵"指的是南京,历史上的古称之一,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会稽"则是古代中国的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注释: 和百苦吟原韵 其九十五 同宗 :这里指与杜甫的《同宗二首·其一》相呼应。杜甫诗中写到:“吾家有祖堂,子孙皆能言。……我亦尝同宗,犹闻旧德音。” 友爱同遵祖训严,留馀堂内戒心潜。 :这里的“友爱”指的是杜甫对家族和朋友的爱;“遵祖训”指的是遵守祖先留下的教诲和规矩;“严”表示严格;“留馀堂内”指的是在家族中留下的余荫;“戒心潜”表示内心的警惕和自律
【注释】 菽水艰难:形容生活贫苦。辟纑(piěn):古代的纺织工具,以麻绳为原料制成,用以纺线。征夫:指远征的士兵。儿曹:孩子们。姑:婆婆,母亲。 【译文】 艰难的生活全靠织布机,不用裁剪来寄送征夫。 买书要勤快,让孩子们一起读书,教孩子孝顺婆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百感交集中写给他妻子的。诗人回忆与妻子结婚以来的生活,从艰苦到甜蜜,感慨万千,于是借百苦吟原韵抒发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注释: 道路时时是楚冠,流离老幼鼻为酸。 山僧未免充俘数,似我长羁分所安。 译文: 道路上时常可见戴着楚国的帽子,流离失所的人们鼻子都酸了。 山中的僧人也不能幸免被俘虏的命运,像我这样长期被囚禁也是命中注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战争中被俘的悲愤和无奈之情。首句“道路时时是楚冠”,以楚国的帽子为代称,形容战争中道路的艰难和混乱。第二句“流离老幼鼻为酸”,描绘了战争中人民流离失所
注释: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穷困潦倒到极点。在瘴气弥漫的海边,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这个除夕夜,我孤独凄凉地思念着远方的家人,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我梦魂中飞鸿的身影又在哪里呢?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他身处异乡,思家心切的深深忧虑。首句“千磨百折五般穷”描绘了他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接下来两句“瘴海沈沦类转蓬”,则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恶劣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如同随风漂泊的蓬草,无法安定
注释: - 鬓发婆娑念老翁:形容老人的白发蓬松,步履蹒跚的样子。 - 殷勤勉励佩微躬:表示对年迈者殷勤地勉励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 分资饷母敦明发:意为将财物分给母亲以助她养家糊口,并鼓励她勤于劳作,使家庭富足。 - 报答琼瑶奈困穷:意指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却因家境贫困而难以实现。 译文: 鬓发蓬松的老翁步履蹒跚,他不断地提醒自己要保持谦逊与谨慎。 为了帮助母亲维持生计
注释: 1. 思儿:思念子女。 2. 依依:形容依恋不舍。 3. 汝冠诸弟尚髫龄:汝,你。冠,指成年的帽子(成人礼时戴在头上的帽子)。诸、髫,都指年幼。髫龄,指儿童时期。 4. 韶华:美好的时光。 5. 侍祖强于趋父庭:侍,侍奉。趋,快走。父庭,父亲的庭院。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子女关爱和期望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对子女的深深思念和担忧,以及对子女成长过程中应珍惜美好时光的提醒
【注释】 百苦吟:一种诗体的名称,即《百苦吟集》,作者不详。原韵:指《和百苦吟原韵》这首诗的韵律和声调。 意气相期:以志向和抱负相期许。意气,指志向、抱负。期,期许。 九峰初地:指九峰山刚刚成为文人聚集之地。 骊歌:古代丧歌的一种,这里指送别时的歌曲。临岐:临别。 垂髫:指儿童头上的发髻。垂髫,指头发下垂的样子。 金石心:比喻意志坚定的心志,像金石一样坚硬不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
【注释】 朝看暮守:早晚看守。也识:也理解。胸罗斗、星:指心胸像北斗、星星一样博大深远。雀角鼠牙:比喻细小的凶险之物。收拾去:去除。临岐为尔荐香馨:在岔路口为你奉献上香气。“岐”通“歧”,“献香”即献花,表示敬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祭奠一个与自己有仇的人时写的。他表面上对死者表示了敬意和怀念;实际上则暗含嘲讽之意,用一种讽刺的手法表达出来。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耐人深思。
注释: - 受业:指学习。 - 千秋知已说欧苏,愧我才非金马徒:意指我(作者)虽然知道有欧、苏这样的前辈大师,但我觉得自己并不比他们高明,只是普通的读书人。 - 风雨鸡鸣情至重,伤心隔世叹先儒: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风雨中听到鸡的叫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同时,我也感到十分伤心,因为那些古代的学者已经被时间所遗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老师敬爱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