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上章
注释:老兵(可能是一名老书佣)拿出纸张请人写信,想要寄去平安的鲤鱼。听说最近战事突然紧张,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老兵为他人写信、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老兵通过写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担忧和关心传达给远方的人。同时,他也在表达自己的无奈和焦虑,因为战争的突然加剧让他感到不安和犹豫。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老兵的复杂内心世界
【注释】:娇鸟初啼报早春,南冠羁客未腾身。 凌晨览镜馀清泪,惟有寒霜白发新。 【赏析】: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转情,尾联点题。全诗以“早春”起兴,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娇鸟儿初啼报早春,南方的游子还未飞升天。 早晨起床照镜子看见自己,只有头上的白发又增添了。 【译文】:娇鸟儿初啼报早春,南方的游子还未飞升天。
```plain 呼童荡涤莫辞勤,秽气能招疫疠氛。 几载浮沉同混浊,仗谁三沐复三薰。 注释:呼唤仆人清洗,不要推辞勤奋,恶臭的气味能招来瘟疫。我们几年来一起沉浮,混浊不清,需要谁来三次洗澡,再三次薰香呢?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不满和对清新生活的向往。他呼吁人们勤劳清洁,消除污秽,以维护健康的生活状态。诗中还表达了他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及对清廉政府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
【注释】 百苦吟:一种诗体,每句押韵,用韵较严。其八十一:指杜甫的《八咏杂诗·其八十一》“粪土终当有朽时,岂能持久到如今!”原韵:此指和百苦吟原韵。粪草:即秽物,污秽之物。箐篁(qióng huáng)缚帚:以竹子做的扫帚。 【译文】 每天朝暮积累的秽物堆积成堆,用竹子制的扫帚很难清扫掉它们。 哪里能够一次扫出千仞高的山冈,却不肯让污泥覆盖绿苔。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那些不择手段
【注释】 ①至日:即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古人认为冬至之后阳消阴长,万物开始复苏生长。②履(lǚ):鞋。全拟:完全准备。③劫灰:指战乱后的残破景象。④线影:比喻时间的痕迹。⑤履长:行走时踩着长长的影子。⑥一阳回:指阳气开始回升。⑦“百苦”:指各种苦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至之日所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乡国迷漫可奈何:故乡国家迷蒙,我无可奈何。黄粱幻境日蹉跎:梦中所经历的一切如黄梁一梦,一天天消磨过去。至人清净虽无梦:最高的圣人心性清明,虽然无梦,但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指点卢生心亦婆:卢生指卢生(李白)的《行路难》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心亦婆意为心也迷失了。 【赏析】 本篇应是作者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到四川途中所作。当时作者年仅二十七岁
和百苦吟原韵 其九十一 老亲 慈母亲缝游子衣,临岐嘱付见几微。 倚门泪眼模糊望,鲈鲙莼羹何日归。 译文: 母亲亲手缝制我远行的衣服,在道别之际嘱咐我要谨慎行事,观察细微之处。 站在门口,泪水模糊了视线,望着远方,我何时才能品尝到家乡的鲈鱼和莼菜? 注释: - 慈:慈母,母亲的称呼。 - 缝:缝制,制作衣服的动作。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临岐:道别,告别的意思。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和百苦吟原韵 其八十九 抚棺》中的第二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哭君共事怪君能”: 表达了对已故之人的深深哀痛,以及对其才能和贡献的感慨。这里的“君”指代死者,而“共事”可能是指与死者共同经历了一些艰难或值得纪念的事情。“怪君能”则表达了对死者在共事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非凡能力或品质的惊讶。 2. “报德酬知惜未曾”: 这句话反映了一种对于道德、知识和感激之情的珍视
【注释】 百苦吟:即《百忧集行》。“百忧”是诗中主人公,这里指作者。原韵:本诗为作者自和其作的一首七律。八十三:指诗中的序号。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在困窘潦倒之时所作,抒发了他对时世的不满与愤怒。诗的前半部分写世态炎凉,后半部写自己对世态的反感。首二句点出世态炎凉,三、四句写出了自己身处困境而愤慨不平,但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五、六句写自己在世态炎凉中仍保持高洁的节操。全诗以百忧自喻
注释: - 昆弟:这里指兄弟。 - 善养高堂学作家:好好地照顾好家中长辈,学习如何管理家庭。 - 闲时培灌紫荆花:空闲时培育和灌溉家里的花草,比喻对家庭成员的关怀与教育。 - 更须敬嫂还怜侄:更加需要尊敬嫂子,爱护侄子。这里的“敬嫂”指的是对妻子的尊重;“怜侄”则是指对晚辈的关爱。 - 切莫轻提海水涯:千万不要轻易提及或谈论关于海洋、深海之类的话题。 译文: 善养高堂学作家,闲时培灌紫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