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霞辉兮涧朗。日静兮川澄。 注释:山间的溪流清澈,日光明媚,霞光映照着小溪。 赏析:此句写早晨的景象,阳光普照,小溪流水明亮、澄清,周围的环境被阳光染成一片金黄,整个场景宁静而美丽。 风轻桃欲开。露重兰未胜。 注释:微风拂过,桃花即将盛开;露水很重,兰花尚未开放。 赏析:此句写春天的景色,微风轻轻吹过,桃花开始盛开,而兰花还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画面生动,描绘出了春日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句释义: 1. 可怜云中燕,旦去暮来归。 —— 形容燕子在云中飞翔,早晚归来。 2. 自知羽翅弱,不与鹄争飞。 —— 知道自己的翅膀力量不足,不会与天鹅(鹄)竞争飞翔。 3. 寄声谢飞鹄,往事子毛衣。 —— 通过叫声向飞翔的鸟表达感谢之情,因为过去的冬天里它曾给过我温暖(毛衣)。 4. 琐心诚贫薄,叵吝节荣衰。 —— 内心真诚地认为生活很朴素、简单,不吝啬于享受或珍惜荣耀和衰败。 5.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夜听声诗 辞乡不觉远,欢寡忧自繁。 何用慰秋望,青烛视夜翻。 译文: 夜深人静时分,我独自欣赏着这首诗。它让我想起了离家时的那份不舍,虽然离别了家乡,但我并不感觉距离遥远。虽然欢乐的时光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有悲伤和忧虑。 我为何要用这杯酒来安慰自己呢?看着窗外的月光
【注释】 昏明易远,离会难揆:指离别的早晚,很难揣测。 云辙泉分,西舻东轨:比喻行船时,车轨与水路相交错。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昏明易远,离会难揆”两句写别情之深重,又用“云辙泉分,西舻东轨”两句写舟车之错杂。此诗语言朴实,不事雕琢,而情意深长
【注释】 1. 风帷:以风为帷幕。 2. 闪:闪光。 3. 月幌:月光照耀下,像窗帘一样垂下来的样子。 4. 雾罗:雾气缭绕。 5. 魏粲:三国时魏国的美女。这里指魏粲缝制的裙子。 6. 赵艳:战国时的赵国美女。这里指赵艳练习的春歌。 【赏析】 本诗是唐代女诗人朱淑真的作品。全诗描写的是两位古代美女的生活,她们的生活很富足,但也很寂寞。诗中用“闪”、“垂”二字形象地写出了风帷、月幌的轻盈和飘逸
刷鬓垂秋日,登高观水长。 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 流驶巨石转,湍回急沫上。 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 东归难忖恻,日逝谁与赏。 临川忆古事,目孱千载想。 河伯自矜大,海若沈渺莽。 解析: 第一联: - 刷鬓垂秋日:形容头发因秋风日晒而显得有些凌乱。 - 登高观水长:指登上高处观看远处的水势浩渺。 第二联: - 千涧无别源:形容无数溪涧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的水源却相同。 - 万壑共一广
【注释】: 1. 山行见孤桐:作者在山中行走,发现了一棵孤独的桐树。 2. 桐生丛石里:梧桐生长在石头丛生的山中。 3. 根孤地寒阴:它的根孤独地生长在寒冷的地下。 4. 上倚崩岸势:其树向上依偎着崩塌的山岸。 5. 下带洞阿深:其树下有深深的山洞。 6. 奔泉冬激射:冬天的泉水奔腾激荡。 7. 雾雨夏霖浮:夏天的雨水如雾似雨飘洒而下。 8. 未霜叶已肃:即使尚未到霜冻时节,树叶也显得肃穆了。
注释:云泽翔羽姬,横盖招益人。贲园无金尚,履道易书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云泽中飞翔的羽姬,横盖上的招益人。贲园没有金尚,却有着履道易书的风尚。 第一句,“云泽翔飞羽姬”,描述了在云泽中飞翔的羽姬,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第二句,“横盖上的招益人”,描绘了一个穿着华丽衣裳,手持横盖上的人,他可能是在招揽宾客,也可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第三句,“贲园无金尚”,表达了在贲园之中
遁迹避纷喧,货农栖寂寞。 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既远人世欢,还赖泉卉乐。 折柳樊场圃,负绠汲潭壑。 霁旦见云峰,风夜闻海鹤。 江介早寒来,白露先秋落。 麻垄方结叶,瓜田已扫箨。 倾晖忽西下,回景思华幕。 攀萝席中轩,临觞不能酌。 终古自多恨,幽悲共沦铄。 注释与赏析: 1. 遁迹避纷喧,货农栖寂寞。 译文:隐居山林,远离喧嚣;在田园里生活,感受孤独。 赏析
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差池。 出入南闺里,经过北堂陲。 意欲巢君幕,层楹不可窥。 沉吟芳岁晚,徘徊韶景移。 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注释: 咏双燕诗二首 其一 - 这首诗描写了一对燕子在天空中飞翔的情景,以及它们在人们家中寻找栖息之地的过程。 - “双燕戏云崖”,描述了两只燕子在空中嬉戏的场景。 - “羽翰始差池”,意味着燕子的羽毛开始有些散乱,可能是因为风的原因。 - “出入南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