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注释: 送灵澈远云门:送别灵澈到遥远的云门寺。灵澈:法名惠可,是慧可和尚的弟子,为禅宗六祖,在五祖弘忍门下学得禅法后,便离师东渡日本,弘扬其教义。后来在日本创立了曹洞宗。 我欢常在梦:我总是快乐地沉浸在梦境中。 无心解伤别:却无心去理解离别的痛苦。 千里万里人:即使相距千里万里之人。 只似眼中月:就像我眼中的月亮一样清晰可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好友灵澈时写下的一首赠诗
【注释】 秋檐滴滴:秋雨绵绵。滴沥声。 对床寝:同坐一床共枕。 山路迢迢:形容山路遥远。 联骑行:连骑而行。 东篱菊:即陶渊明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篱”。 先归半日程:指回家的时间已过了一半的日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排挤、遭贬谪后。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天雨绵绵,我和你一起在屋檐下听雨,然后你和我去山路上同行。后两句是说,到了家后,我们便去观赏菊花了,而你先我一步
【注释】 满郭:全城。岚:山间云雾。重门:高大的院门。世网:指尘世的纷扰。高僧:指僧人。此句意指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世事已不再关注。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退居洛阳期间。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春风拂面,云雾缭绕;鸦鸟栖宿,散吏掩门;诗人虽然身处官场,却能远离尘嚣,与高僧为伴,彻夜谈禅。全诗意境清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山明野寺曙钟微:清晨,阳光明媚的山中寺庙传来悠扬的钟声。 2. 雪满幽林人迹稀:大雪覆盖着密林,人们的身影稀少。 3. 闲居寥落生高兴:我闲居无事,心情愉快。 4. 无事风尘独不归:没有事情,只有我一个人,不愿意回去。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山明野寺”和“雪满幽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色
【释义】 我长期卧病在郡中,池上来了客人才出来相见。 榆树柳树飘落枯黄的叶子,风雨交加倒挂的杨柳。 【赏析】 此诗首二句为起兴之词。诗人久卧病中,久未与外界交往,因而池上一来人,就感到十分新鲜,觉得难得。“赊”,即“少”的意思。“榆柳飘枯叶”,写景细腻生动。榆、柳,是池上的植物,它们的枝叶随风飘落,一片萧条景象。“榆柳”二字,点出池上,又点出了池上的时间:正值春末夏初,正是榆柳飘落的季节
【题解】:题咏桐树叶子。 【注释】: 1.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此处形容桐树叶的参差不齐。 2. 绿绮:指琴瑟。古代传说周文王有善感知音的美人,名叫猗兰,她弹琴时,文王为之感动,遂以碧玉为琴,美玉为徽,因称琴为“绿绮”。 3. 潇洒:洒脱,不拘束的样子。 4. 琼柯:玉树名。 5. 沣东寺:即西安小雁塔。 6. 偏书(shuō)此叶多:偏于写这首诗的作者。 【赏析】: 这是一首题桐诗
【注释】 势从千里奔:指西塞山的形势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直入江中断:指西塞山直插江中,阻断长江水路。 岚横秋塞雄:指西塞山上的云雾笼罩着,显得雄壮。 地束惊流满:指西塞山阻挡了江水,使得江水激荡澎湃,充满整个江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塞山自然景观的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塞山的雄伟地势和气势磅礴的景象,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西塞山阻挡江水的情景来表现其雄伟壮观的自然风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在夜晚听到一只鸟独自啼叫,失伴的它越过山岭寻找同伴,投林舍北而啼。现在我将只身一人,知道只有对影自栖。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孤鸟悲鸣的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感慨。首句"夜闻独鸟啼"描绘了夜幕下一只孤独的鸟儿的叫声,让人联想到诗人此刻的心情也如这只鸟儿一样寂寞。第二句"失侣度山觅"描绘了失群的鸟儿在山间四处寻找同伴的场景,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处境
注释: 闻雁:听到大雁的声音。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故园:故乡,家园。眇:模糊不清。归思方悠哉:归乡的思绪无穷无尽。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淮南:古郡名,今安徽淮南一带。秋雨夜:秋天的夜晚,细雨纷飞。高斋:高大的屋子。 译文: 我那遥远的故乡啊,在何方?我的思念啊正无穷无尽。 淮南郡的秋夜,细雨纷纷,我在高大的屋子里听到了大雁的叫声
注释与赏析: 九日 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 诗人当时担任吴郡(今江苏苏州)太守。由于公务繁忙,他无暇顾及赏菊之事。但当自己登上高高的楼台时,突然发现菊花已经盛开了,不由得感慨万分。 且喜众宾来。 诗人在登高赏菊之时,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不禁黯然神伤;然而当他看到众多的宾客从远方赶来与自己共度佳节时,他又不禁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