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注释】 咏声:形容声音的美妙与和谐。 万物自生听:世间万物都自有其声音,它们的声音是自然生成的。 太空恒寂寥:太空中没有声音,只有寂静。 还从静中起:从寂静中产生出声音来。 却向静中消:又回到寂静之中消失。 【赏析】 这首五言诗以“咏声”为题,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万物之声和人之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和谐美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第一句“万物自生听”
《郡斋卧疾绝句》 香炉宿火灭,兰灯宵影微。 秋斋独卧病,谁与覆寒衣? 注释 - 香炉宿火灭:在秋天的夜晚,香炉中的余烬已经熄灭。 - 兰灯宵影微:夜晚,房间内灯光微弱,如同兰花的影子般飘渺。 - 秋斋独卧病:作者独自躺在书房中,因病而卧。 - 谁与覆寒衣:在这寒冷的夜里,谁能为我添置一件温暖的衣物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场景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 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 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 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注释: 1. 孤客:孤独的旅客。 2. 缄:封。寄旧游:寄去对过去游历之地的情感和回忆。 3. 海隅:海边一隅。 4. 洛阳秋:指书信到达时已是秋季。 5. 马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这里借指友人。 6. 渔父:古代隐逸者。 7. 想:思念。 8. 扁舟:小船。 9. 林中观易罢
【注释】 秋夜一绝:秋天的夜晚。南宫直:指在皇宫中任职。南宫,古代称皇帝居住的地方为南宫。 高阁渐凝露,凉叶稍飘闱(wéi):高高的阁台上逐渐凝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寒露,稍微有些飘零的树叶飘落在宫门的帷幔上。 忆在南宫直,夜长钟漏稀:回忆起自己在皇宫中当官时的生活,夜晚漫长,钟声稀疏地响起。 【赏析】 这首诗写在宫中做官的日子。首句写天将明时,露水开始凝聚;二句写天将亮了,叶子开始飘落;三
【注释】裴回:指轻盈飘忽的样子。艳阳:指春阳,春天的阳光。不悟:不明白。 【赏析】这是一首咏雪诗。全诗写景细腻,用词讲究,以春雪喻冬霜,既写出了冬去春来的时节变化,又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 首句“轻雪意”,是说雪花飘落时,轻轻地落在树枝上,好像在爱惜春天一样。第二句“似惜艳阳时”,是说这轻柔的雪花似乎也懂得珍惜那温暖而美好的艳阳天,因为冬天的严寒已经过去,春天来了
注释: 对残灯,即对着残灯,独自照着碧绿的窗户很久。 欲随寒烬灭,想要随着寒冷的烛光熄灭一样死去。 幽人将遽眠,幽居的人将要突然睡着。 解带翻成结,解开衣带,却把衣带系成了死扣。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孤独的生活状态。诗中“独照碧窗久”描绘出他孤独一人的场景;“欲随寒烬灭”表现出他渴望死亡的心态;“幽人将遽眠”说明他已经进入了梦乡;“解带翻成结”则形象地描绘了他梦中的挣扎与痛苦
移海榴 移栽的海石榴,叶片有苦寒之色。 山中霜雪多而密,移栽它处意如何?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句:远听江上笛, “远听”意味着从远处聆听,突出了江上笛声的悠远和深远。 - 次句:临觞一送君。 “临觞”指的是面对酒杯,这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仪式,象征着送别时的深情厚意。这里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上为即将离去的友人举行告别仪式。 - 第三句:还愁独宿夜,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独自度过长夜的担忧与不舍。 - 第四句:更向郡斋闻。 “更向”表示再次
诗句释义: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译文: 我如同一位孤独的客人,在春天的暮色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我把我的思念之情寄托在远方的朋友身上,希望他能够感受到我的深情。 我的朋友身处偏远之地,与世隔绝,而我的书信却无法抵达他的身边。我只能将我的思念之情寄托在书信上,希望它能够穿越千山万水,传达给我的朋友。
【注释】 ①同:一起;褒子:人名;秋斋:秋天的书房。②竹:这里指竹子,是诗人的住所。③惊栖:因受惊吓而飞去栖息。④宿:住宿。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友人同在一处,夜宿一室,但两人所处之地却相隔千里。前两句描绘了月色、风声、竹影,营造出幽静的氛围。后两句以“鸟惊”和“人独宿”两幅画面来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