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 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 注释与赏析: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孤独地面对春天的暮色,心中充满了情感和思念。 - “海隅人使”指的是远方的人送来的消息或书信,这里指李浣的使者。 - “书到洛阳秋”表达了收到书信时的季节感,暗示着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流逝。 译文: 在春天的黄昏时分,我作为一个旅者感到格外寂寞和思念。我把我的心事寄托给曾经的友情,希望它能穿越海洋
【释义】 世事可见,但身名却已蹉跎。我仍仰慕白云岭,就写一首负薪歌来聊表我的心愿。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山中时的作品。首句点明题意,说明作者的心境:世间之事,尽可明了;然而身外之功名利禄,却难以到手。第二句“身名”即指功名、地位。三、四句是说虽然身名难求,但我还是仰望着那高耸入云的白云岭峰,姑且作一首歌曲,聊以寄托我对仕途的向往之情。全诗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语言平易质朴,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诗句解析: 此壶今已到,山壶知已空。 注释: - 注释: 此壶,指收到的酒壶;此壶今已到,表示酒壶已经收到,而山壶则是指先前收到的另一只酒壶。 - 注释: 知,知道,了解;知已空,表示知道这只酒壶已经用完或已经空了。 - 注释: 且饮寒塘水,遥将回也同。 - 注释: 寒塘水,指的是寒冷的水塘中的水,这里的“寒塘水”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心情或环境。 - 注释: 遥将回也同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具体到这首诗,应从内容、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写年轻时去太学读书,因有傲气而看不起同学;“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说时光已过去三十年,自己如今在海角天涯行走,岁月蹉跎,年华老去,感叹人生易逝,世事沧桑
注释: 送房杭州:将房送去杭州。 专城未四十,暂谪岂蹉跎:在专城还没有四年的时间,暂且的贬谪又怎么会是白白的? 风雨吴门夜,恻怆别情多:在吴越的风风雨雨中度过一个夜晚,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好友房琯的诗作。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房琯被贬谪到杭州的深深忧虑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房琯的深厚友情。 首句“专城未四十”指的是房琯在专城的工作时间还不到4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意思是:远远地知道郡斋的夜晚,被冻僵的雪封住松林和竹子。“郡斋”是指官署中的书房或厅堂,“冻雪封松竹”的意思是:寒气逼人,松竹都被冻僵了,可见是冬天。“时有山僧来,悬灯独宿”意思是:不时有山中僧人到来,独自在书房里点着油灯过夜。 【答案】 ①遥知郡斋夜(遥:远;知:知道)译文:远远地知道郡斋的夜晚。②冻雪封松竹(封:封住、覆盖; 松竹
诗句:迹与孤云远,心将野鹤俱。 译文:我的足迹远离了尘世喧嚣,我的心跟随那自由自在的野鹤。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怀。“迹”指的是诗人的足迹,“孤云”指孤独的云彩,这里用以比喻诗人远离纷扰的世界。“心将野鹤俱”表达了诗人想要像野鹤一样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通过与“孤云”相比,突显出诗人心境之高远
【注释】 郡阁:指州府的官署。嘉宴:美盛的筵席。青山:借指山中的居所。蓝舆:一种古代供人乘用的车子,这里指代丘员外归去的车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郡阁始嘉宴,青山忆旧居”二句点明时地、事由。诗人在郡中设宴相饯,青山之下又唤起了他对故乡旧宅的回忆,可见他与丘员外情谊之深厚。三、四两句写惜别之情。“为君量革履”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丘员外的深情厚谊,也暗示了他与丘员外有共同的生活经历
【注释】 1.章八元:作者友人之字。秀才,即举人。擢第,指考中。应制:应试。2.酣:酒醉。3.辟命:皇帝的命令。4.江南:指家乡。5.宿鸟:归巢的鸟。生:引起。6.关外:指边塞。7.夕岚:夕阳西下的山影。8.毵毵(sān):细长貌。9.都门杨柳:指长安城的东门。 【赏析】 此诗是送别好友章八元入京应试之作。章八元是作者的友人,他与作者有深厚的友谊,两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这次章八元进京应试
【注释】 ①怜傲吏:指怜惜那些刚直不阿的官吏。綦毋三,人名。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那些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官吏的同情和怜惜;次联写诗人想借春日的帆影告诉淮阴客人何时归来?第三联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全诗语言简炼,情感真挚